引用:
作者OZHHC
電容不只是看容值,同時也必須連同「耐壓值」一併列入考慮。
富士通的5000hr電容本身的容值較它廠的小些,但耐壓值卻是大了許多(6.3V,遠高於普通日系電容的2.5V)更何況固態電容你是要它怎麼爆...
電容可以的話當然越多顆越好,只是相數越多差異就越小罷了。隨著相數的增加,其實真的要以實際需求來看的話,因為切換速度過快,甚至可以做到「一顆電容都不用上」的境界。
主機板的供電線路追求的是穩定的供電(意旨曲線越接近直線越好),試問如果多放幾顆普通固態電容就搞定了,那幹嘛開發更多相供電,用什麼高級電感跟電晶體呢?
MOSFET散熱片只有在VRM溫度高時才有存在意義(而且溫差也不大,搭配CPU風扇在吹時更是風扇直接散熱效果好過有散熱片),熱導管之所以會把導管拉到MOSFET,並將齊蓋住並不是為了幫MOSFET散熱,而是找個空間增加鰭片,透過把熱導到MOSFET上方的鰭片,幫助北橋散熱。
|
基於採用了富士通的此款電容 , 耐高壓、超長壽也理所當然的成為主要賣點 , 但不變的現況是微法值偏低 、供電量也隨之下降 ,
另外饅頭一開始也有說過 , 只是建議挑進階一點的款式 , 因為這系列在友站也有不少前輩愛用、甚或PO文分享的 !!
或許您認為相數增多了可以忽略電容數 , 但存在P5Q、P5Q-E兩者間確實的差異讓人無法接受這樣的解釋 ,
更何況這兩款在設計上並沒有很大不同 , 也還沒
"接近" 您說的「一顆電容都不用上」的境界 , 因此精簡掉電容的動作讓人覺得格外顯眼。
或許是之前技嘉在炒作相數、某位超死忠的同事又一直拿這來煩我 , 饅頭寧可要紮實的相數、電容數以及夠大的供電量 ,
也不願接受高相數的包裝下 , 卻有著被精簡的電容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