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倒持比較無所謂的態度
因為影片文化的關係
他們提到的人有時是在美國家喻戶曉的知名人士
問台灣人卻十個只有一個知道
這樣以市場趨向為主的翻譯
即使是和原文不同
但也必須經過巧思
把類似特質的人代替出來
就以大衛萊特曼、賴瑞金、歐普拉來說
除了對美國本地文化稍有概念的認識之外
一般的民眾根本就不曉得他們是誰
更遑論他們發生過什麼軼事或是有什麼名言
這時電影劇情提到這些人
或許原先很好笑
但是觀眾卻笑不出來
"在電影裡面的對話岔出一個我的不認識也不是劇情裡面的人,有什麼好笑?"或許是大眾的想法
或許是大家對於電影有相當程度的喜愛和要求
也從裡面得知很多美國文化
希望台灣片商尊重一點美國的原創者
但這些都是以自身熱愛電影的思維去考量或抨擊這樣的作法
反倒是忽略了台灣片商的商業考量和觀眾對異國文化的認知
就如同一部電影的中文譯名一樣
老笑話的那隻"大槍"
跟片名的什麼戰士有啥關係?
A few good men這句話也沒有將軍更沒有魔鬼
用"一些好人"作為片名上檔可能會死很慘
放輕鬆一點
您覺得沒有蔡一零
那您期望翻譯寫出原名?
當你被原名搞得一頭霧水時
那表示您也不認識那個人
當您了解劇中人原意是在指誰時
那您用聽得也聽得出來
會心一笑就好
翻譯是門藝術
其實當電影翻譯的大可不要那麼白目
畢竟他絕對不會是因為"無知"而亂翻人名
而是以耍幽默為出發點
只是有沒有幽默廣大觀眾自有評量
正所謂翻譯有翻得好也有翻得爛
有些東西翻得都對
但是翻個文化所有人卻都看不懂
那最後可能演變是沒有人會罵翻譯爛而罵電影爛
有時候一部好作品可能就變遺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