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Lisa Hsu
老兄: 前陣子你還在推廣找個理財專家,有多重要。看了你這段話,我突然覺得,還是計算機與Excel表來得可靠,又便宜。 
|
看不懂前後有什麼關聯?? 您自己是打算永遠租屋還是(準備)自有購屋? 這不就很清楚了嗎?
上次研究所三低那一篇的話, 倒是您可以多加強自己保險相關的觀念與缺口, 有好無壞.
至於要用計算機還是excel還是有專業的輔佐, 每個人可以去選擇他自己願意相信的.
忠言畢竟逆耳, 講了該講的了, 只能說 Good Luck~
引用:
作者天涯淪落人
相較於台灣的經濟環境,我覺得收入低的朋友還是租屋比較低風險(這已經不是
划不划算的問題)
以上面那位朋友為例,與其全貸380萬,建議先租屋等存了280萬再去貸款100萬,這樣比較保
險,畢竟一開始就貸380萬利息應該比租屋還貴.
|
其實購屋者要有自我評量, 試算過再下手才是正確的動作. 風險太大/能力有限的時候
不得不租屋也是可以一種過下去的方法. 就跟划不划算關係不大.
如果經濟許可,租屋支出不大, 過渡時期先準備頭期款以減少未來債務, 這也是我支持的作法.
甚至對於目前低貸款成數的現況來說, 這更可能是必要的作法.自備不夠高,連行動都沒辦法開始.
不過, 很多事情很難說怎麼做才好, 有些人沒有房屋貸款壓力的時候, 也是存不下什麼錢,
反而白白的虛耗掉許多時日,有房貸壓著反而金流很清楚, 錙銖必較日日記帳, 反而有可能
較快完成清償動作.
也可能老婆要房子吵得緊, 少存個五十萬就先買, 或是遇到好的標的物, 一定要先出手,
也不失為常用的變通方式.
以我住台北市為例, 長期不買, 後來可能更難買, 一年多存六十萬但是房價一年漲一百二,
這段時間的機會成本反而是落差的60萬加上每個月的租屋支出, 這也是另一種時間上的壓力,
個人認為沒有什麼所謂的準則, 還是要因時因地因人制宜去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