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不奇怪,高雄大容量的 IDE 硬碟早沒了,我的 IDE 500G 還是去年 2007-07-14 在燦x 買的,當時一般店家根本就沒有進貨 500G 的硬碟,大多都是 320G,不然就是和順x 一樣價錢超貴。
當時是燦x 把 H 牌 500G/16MB-SATA2 $3688 特價,結果回來完全抓不到,所以根本連改成 SATA1-150 的機會都沒有 (我的南橋是 VIA-8237),本來要換成 IDE,結果 H 牌 IDE 差別待遇,IDE 硬碟只有 8MB 緩衝。
後來問店長怎麼辦,我的目的不是要退錢,而是硬碟容量真的不夠用,後來他請負責硬碟的人員查一下,說 S 牌的 SATA2 和 IDE 剛好同時都有特價,都是 $3999,因為當時已經被 H 牌的 SATA2 硬碟搞過一次,本來是想要嚐試 SATA 硬碟的,結果被搞怕了,還是直接買 IDE 比較保險,也不會抓不到。
後來證明這個決定是對的,換了新的電腦之後,有支援 SATA2 硬碟,發現 SATA 硬碟的排線、SATA 電源線都很容易接觸不良,有時候只是稍微去碰到,甚至是根本沒動到,都會造成硬碟抓不到

,IDE 則是根本沒事。
所以我現在還是一樣把“可靠度”高的 IDE 500G 當系統硬碟,SATA 硬碟當儲存碟 (雖然這一顆效能比較好),SATA 硬碟抓不到就算了,也不會造成系統開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