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心而論,光匯率的問題政府就要先搞定了.
匯率漲太快.在台灣的組裝代工業為主的外銷公司(不是只有電子還有成衣、工具機、高球桿)
必需面對短期的兌匯損失、中長期的成本增加(收美金、付台幣).
保險業也有兌匯損失的問題,還沒登陸...先虧錢.
而台指主要成份又以金融電子為主力,其他內需及純美金交易(至少沒匯損)的公司占權值又不高.
所以外資大舉匯入,台幣大漲.
還沒買股票,上述產業的營餘就先被打折.基本面變差..

但資金進來了,不買股票又會被央行關切.只好買一些.
所以台股"指數"想大漲,要先等匯市穩定.(不要一直升或大波動)
要不然.用想的比較快.
當然..指數是一回事...個股又是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