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B.Fox
每片碟片的成本=單位成本+生產機台的固定成本
市場愈大單位碟片的成本就愈低
光碟機也是相同道理
市場的需求彈性若是大於1的話
代表每單位售價下降1%市場需求超過1%
這種情況對於製造商來說降價仍是有利的
|
這是指廠商佔有率是多數以及售價還很高的時候這麼做才有用吧.
市場的需求彈性是對產品有需求性,但是並非是對你單一廠商有唯一的需求性.
這是獨占市場還是寡占市場?
不過你看看現在的光碟廠這DVD價格已經跟CDR快一樣了.
你知道這DVD的原物料用便宜貨換了多少嗎?
昨天新聞一堆廠商都在一折出清,老闆也講明了 他是來做****的.
你看百貨公司年終慶也是一樣的道理,特價品都是用來搶客源的.
薄利多銷還是有他的最低限度,但是他的目的通常並非完全是為了要賺錢.
這種行銷手法的目的只是為了吸引人潮而這麼作.
以前雞排流行的時候不是珍奶+雞排50元,就是3份100 這現在已經不是到處都看的到了
(大概只剩下學校附近還有這種價格,不過用料是不是跟以前一樣可能還有待商確)
而且現在對於藍光的需求性有那麼大嗎... 目前還真的看不太出來
廠商要賺的固定利潤並不會因為要降低售價就降低.
反而是尋找便宜的原物料來降低生產成本,如果是降低自己應得的固定利潤.
那這公司要怎麼維持?畢竟這市場中的你並非是獨占市場.
其他公司能再便宜的原物料中得到比你更好的產品品質,當你無法做到時你還是只能做降價策略,要犧牲高價的原物料成本還是犧牲自己的固定利潤?
現實中的廠商就是在做量產品質 COST DOWN生產成本.
不然就不會在大陸開始實施勞動合同法之後,部分台商開始轉進其他人力價格低廉的國家設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