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8.../2/today-o6.htm
千萬別拒絕捐血
■ 杜文靖
看到新聞畫面中的政治人物率民間團體拉白布條,不斷高喊「還我血來!」的激情抗爭和攻訐,讓人感到痛心和無奈。
血基會是一個純民間公益團體,非政府機關,亦非政府出資捐助成立,是自給自足的血液機構,經費來源主要是血液工本材料費。而「工本材料費」是指一袋血液從護理人員採血開始,經檢驗、血液成分分離、品管、保存,到供應醫療院所給病人輸用,整個過程必要的處理費用;再加上血袋、試劑、醫材、血液貯存冷凍藏設備、捐供血車輛、資訊等等管理維護的費用。這些血液,經繁複的處理後,供給病人輸用,是無償的,病人如具有健保身分,依據健保醫療辦法及費用支付標準,輸血費用由健保支付,病人不必付血液工本材料費,費用由衛生署核定。
捐血觀念尚在啟蒙階段,要拜託人們捐血實不易;醫護人員帶著器材,到處宣導和懇求,為的是要給需血病患足夠的血液可以救命,他們是如何一步一腳印的努力,穩定血源、為病患把關,這些在國際間都有目共睹,何以能抹殺這麼多醫護工作人員的努力?他們犧牲假日,到處勸募不遺餘力,就算被不了解的民眾罵也是耐心的宣導,為的就是這些救命血液啊!
「發動全民拒絕捐血」這樣的口號,著實讓人心寒。他們是否了解這句話意義?視需要用血的病患為抗爭的工具和犧牲品嗎?他們能了解急需用血卻無血可用的無力感嗎?病患和家屬又要承受多大的痛苦,就為了盼望那救命的血液?試想,需要用血的如果是自己的親朋好友,還能夠喊出這句話嗎?
血液無可替代,「捐血一袋,救人一命」仍是一句最美、最動聽的話,它代表的是人類最無私的情操,代表的是愛護身體健康的重要;「我不認識你,但是我謝謝你。」也永遠會是最發自內心深處的感恩心情;生命無價,血液無價,人們的溫暖善良和熱情熱血更是無價!
(作者任職於台灣血液基金會)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8.../5/today-o6.htm
回應「千萬別拒絕捐血」
■ 賴佑哲
台灣的捐血運動到民國八十一年,在剛從美國進修回馬偕的血液專家林媽利醫師奔波和推動之下,由衛生署全力支持,成立為財團法人。老實說,這一個轉變,對台灣的現代醫療秩序的貢獻,無人能與之比擬。然而,為什麼會有「拒絕捐血」的呼聲,捐血中心的經營應該檢討才是重點。
捐血中心雖然是一個民間公益財團法人,卻又是一個獨占事業;所有醫院必須仰其鼻息。一年多前,全國性的醫院協會曾經試圖和捐血中心溝通有關血液供應和費用事宜,但是在捐血中心堅持若不按其條件即停止供應血液給病人使用下,醫院隱忍下來只等待下一次事件爆發。這應該不是所有人民的福氣。
醫院使用血液目前完全須向捐血中心申領,捐血中心向醫院的計價係按健保給付標準,以點數一點一元收取,這是衛生署核定的。醫院輸血後,向健保局申請給付則是採浮動點數值計算,常常點數值一點只給付八角上下,醫院必須「吸收」兩成以上的虧損。以前在小醫院,夜間有緊急手術常常必須請外營特約救護車專程跑捐血中心拿血液,這不在醫療收費項目內,這又是醫院必須吸收的虧損。
一些外科手術有大量失血的可能時,需要準備輸血,血液是冷凍和冷藏保存,怕臨時緊急需要時來不及,這時候就需要先備血、溫血;可是,這些備血若沒有使用,或是準備六個單位卻只有使用五個單位,捐血中心不能回收;最後無用廢棄,無可奈何。可是對醫院來說,沒有使用,健保不給付,也不能向病家收費。
醫療界鼓勵捐血救人,不倡導拒絕捐血。但是,要呼籲捐血中心和主管機關衛生署官員,請仔細反省捐血中心的經營。(作者任職醫院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