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VHSDVD
Major Member
 

加入日期: Nov 2006
文章: 115
充滿悲憫的人道史詩—《投名狀》
【聯合晚報╱郝譽翔】 2008.01.01 02:43 pm

「投名狀」的成功,其實代表了香港電影結合了對岸豐沛的資源、人力和市場,而躍向了一個更高的高峰。相形之下,台灣電影就錯過了這樣的契機,如今多侷限在小品之中,不得不令人感到憂慮。

過去香港電影的題材,總是不出搞笑、警匪、黑道之類,久而久之,只是陳腔濫調,再加上一窩蜂的搶拍,故彷彿是深陷在泥沼,已經黯淡了好一陣子。不過,這些年來不知是否拜回歸所賜?香港電影的格局卻是大開,出現了以往罕見的磅礡歷史感。因此「投名狀」最吸引人的,便是刻意經營出的晦暗色調,以及屢屢拉到高空之中俯瞰大地的、神的視角,打造出民不聊生、萬物悲鳴的輓歌,而這種人道史詩式的悲憫關懷,也使得「投名狀」有了過去香港電影中少見的深度和氣派,而三大男主角,尤其是金城武,也有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演出。

兄弟情義,是「投名狀」的主題,也最受到廣泛地討論,三位兄弟各自代表三種不同的個性:李連杰心機深沈,劉德華粗直坦率,而金城武天真魯愚,但在一個殘酷的亂世之中,兄弟們只能共患難,卻不能共榮華,緊要關頭,各自保命之際,還不忘口口聲聲以「黎民百姓」、「國家大計」作為藉口。也因此「投名狀」超出了香港以往黑道片中的「兄弟」,最成功之處,便在於片中的「兄弟」們彼此心機算盡,但殊不知,心機之外更有心機,而他們即使身懷絕世武功,也永遠逃不出當權者的指爪,以及「以國家為名」的這一張天羅地網。

不過,令我不解的是,「投名狀」以太平天國之亂為背景,但卻未能善用這段史實,而攻下南京城又是何等大事?也被草草帶過。如此一來,「投名狀」的故事似乎放在那一個時代,都說得通,故太平天國反倒成為不必要的贅筆了。至於片中的一段三角戀情,也顯得平板而多餘。陳可辛的電影美學風格強烈,但編劇上卻一直嫌薄弱,「投名狀」又是一個例證。
【2008/01/01 聯合晚報】

編劇可以說是電影的靈魂,
好或壞關係到它的成功與否,
大場面,聲光特效只是娛樂效果,
劇情才是憾動人心之所在!
舊 2008-01-02, 12:30 PM #9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VHSDVD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