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權中*
|
爆料事件效應? 蕭:秋後算帳 校方:純屬巧合
中時 更新日期:2007/12/20 04:39 陳至中/台北報導
向媒體爆料後竟遭提報為不適任教師,蕭曉玲痛批是「秋後算帳」,中山國中則認為「純屬巧合」,並強調數年前就不斷接到學生、家長投訴,忍無可忍後才展開行動,與近來事件完全無關。
校方表示,不適任教師案已進入輔導期,將由教評委員進行為期兩個月的觀察,再做出正式決定,一切依法規進行;蕭曉玲則向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提出申訴,短期之內,不會有任何結果。
中山國中音樂教師蕭曉玲近來不斷躍上媒體版面,十一月十一日出面對台北市政府提起行政訴訟,要求停止一綱一本與自辦基測政策;十二月十日報紙報導中山國中強制代購測驗卷與講義,也被懷疑消息來自蕭曉玲。
就在講義事件發生三日後,校方即以「教學不力」將蕭曉玲提報為不適任教師,並進入輔導期,時間相當「巧合」。
蕭曉玲表示,校方在調查期間從未事先告知,僅曾在課程發展委員會上說明,但她認為是例行報告,並未當作一回事,隨後校方多次派出大隊人馬在上課時間突擊檢查,嚴重干擾教師課程自主,不符合「程序正義」。
人本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馮喬蘭認為,校方所作所為是昭然若揭的「白色恐怖」手段,十三日接獲家長投訴,不到兩天就通過不適任教師案,如此速度,只可能發生在「整肅異己」上。
台北市教師會總幹事羅德水也說,若不適任之事確有其事,市教會「絕不護短」,但若缺乏證據,校方也該還給教師清白。「教學不力」的理由太過空泛,全憑校方認定,教師相對之下處於弱勢。
但中山國中卻拿出厚厚一疊投訴文件與學生上課側拍影片,指責蕭曉玲上課經常遲到、中途消失,且不斷以記過、扣分威脅學生,甚至強調自己「後台很硬」,學校跟教育局都無可奈何。
教務主任郭怡立親自巡堂,三次發現蕭師有明顯遲到情況,九月十四日遲到卅五分鐘,十一月廿二日遲到廿分鐘,十二月十三日遲到十一分鐘。但蕭曉玲卻解釋九月那次是因畢業旅行一時忘記要上課,已請代課老師協助,十一月與十二月的遲到則完全否認。
雖然蕭老師教學方面好像也很有問題
但是為什麼這麼多年都沒處理,他爆料後不久就馬上被列入不適任教師
教育界果然也很黑暗,這樣是要怎麼教育我們的下一代
學校教我們讀的是禮義廉恥,但他們私底下卻是說一套作一套
把做人的基本道理忘了
他們之前是受什麼樣的教育,也是他們的老師沒把他們教好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