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twu2
對岸不清楚..
不過就我工作的菲律賓馬尼拉來看...
物價這幾年漲很多, 不過... 他們的薪水漲更多 (漲幅比我還多 :-(...,) 所以當地人看起來好像對漲價不痛不癢的.
幾十年前, 台灣的情形好像也類似, 物價漲很多, 但收入漲更多, 就不會覺得有什麼.
不過這兩年... 多數的人薪水都沒漲, 物價就算只漲一些, 感覺還是會很強烈的. 尤其是那些原本接近月光族的那群人, 漲了之後, 可能就真的入不敷出了.
|
看了很難過,一些人還在一人賺一人飽,或是都是別人不努力的心態。
哪時台灣變得真麼無情?
2007.11.15
3萬學童 搶包營養午餐「養家」
林倖妃/台北報導
物價漲翻天,貧富差距日漸擴大,孩子的壓力也日漸增加。兒童福利聯盟調查發現,三.五%的四到六年級學童、推估超過三萬人把營養午餐帶回家當晚餐。以五口之家為例,近來每月支出比去年同期增加近二千三百元,窮困人家承受痛苦指數為一般家庭六.四倍,幾乎快活不下去。
台灣貧富不均日漸惡化,孩童也受影響。兒童福利聯盟針對全國廿二縣市小學,四、五、六年級學童進行「台灣地區兒童貧富差距現況調查」,發放二三九四份問卷,有效樣本二二○七份,正負誤差值三%。
兒盟執行長王育敏表示,物價持續上漲,基本生活開銷暴漲,很多原本已陷入貧困的家庭,如今更吃不消,紛紛打電話向該會探詢是否可提供白米或奶粉,讓子女不要餓肚子。問卷調查更發現,三.五%的學童坦承,經常把營養午餐帶回家當晚餐吃。
需要打包的有激增傾向
還有孩子說,班上需要帶營養午餐回家的同學,最近有激增傾向,有時還要大家一起搶。以國內國小四、五、六年級學童一百萬人推估,至少三萬多人不得不放下自尊,搶著將學校營養午餐的剩菜剩飯包回家,當成一家人共同的晚餐。
快被物價逼得活不下去
兒盟研發人員邱靖惠指出,根據主計處公布的「消費者物價指數變動分析表」,針對家庭必須的奶粉、尿布、肉類和沙拉油等十一項,和去年十月同期相較,以仍在撫養嬰幼兒的五口之家計算,家庭支出增加二二七八元,對國內平均月收入四萬二千元的一般家庭來說,「物價上漲痛苦指數」(支出增加率)約七.九%,是不小的負擔和開銷。
對收入僅萬把元的貧困家庭更是重大打擊。邱靖惠說,兒盟常協助的弱勢家庭每月扣除房租、瓦斯和水電等,生活費用常僅有四千五百元,多增加近二千三百元,物價上漲痛苦程度就暴增五十.六%,對照一般家庭,兩者差距達六.四倍。
林倖妃/台北報導
兒童福利聯盟執行長王育敏強調,再窮也不能窮孩子,再苦也不能苦孩子,兒盟決定發起「經濟弱勢家庭物資補給行動」,要募集資源,幫助貧困家庭的孩子度過難關,不要因為物價飆漲而受苦。
「經濟弱勢家庭物資補給行動」希望廠商能捐助大宗生活物資,包括米、奶粉、尿布和沙拉油等生活必需品。意者可洽詢兒盟(○二)二五五○五九五九。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93111+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