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cheerx@ethome
小弟自己是商家,不過我客觀的分析一下情況,不要跟小弟說我是站在商家立場說話,小弟要說的是台灣的現實狀況.不管你希望的商品要達到怎樣的服務水準,要先看一下賠錢生意沒人做的現實.
廠商根據不同的國情在不同的國家也會有不一樣的做法.不知有沒有朋友知道好X多這間全球連鎖的超市,他在台灣就曾面臨台灣的消費者的惡性退貨習慣,不得不關閉台灣賣場的手機專櫃.有沒有人想過在美國可以的退貨條件,在台灣為什麼會搞的商家把某些商品乾脆不賣了.
畢竟不是每個東西新品狀態都跟樓主買的隨身碟一樣這麼容易檢驗是不是?如果所有的商品都必須依照大家希望的外國標準來做,這個整新品降價空間鐵定會由其他正常購買商品的消費者來負擔,不知道大家願意負擔這個成本嗎?我想多數的朋友是不願意的吧!
小弟跟兩家最大的線上購物都有生意往來,就像上面有人提到,真的有那種客人要買一樣產品先把所有的廠牌都買一樣,然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