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晶晶
其實我一直有個疑惑, 冒著被批的可能性在這邊問一下
現在物價漲成這個樣子,到底真的是在反映成本還是遭到炒作?
前陣子人剛好在台灣,每天看新聞都看得心恍恍,一下這個漲一下那個漲
同學的媽媽去市場買菜回來卻很疑惑的說: 阿在說外面漲成怎樣,怎麼都沒漲
這包排骨,30元 (足足煮了兩大鍋湯,讓我們四個人喝了三天);這把青菜,10元......
可是此時一些賣熟食的店已經通通都應聲喊漲,還很委屈的說:沒辦法阿~ 成本都在漲
個人感覺,一些原本可以不用漲價的東西
在這波炒作之下也伺機喊漲
霉體一直扛著"人民有知的權益"的大旗之下所不斷重複灌輸的訊息
到底是幫助還是變相加害?
|
你說的情況應該是並行的
例如小麥/玉米期貨 10月比9月分別漲了20% , 40%
青菜如果在產地,沒趕快賣掉,血本無歸,在黃昏市場可能便宜
而且青菜主要原因是風災,過去過了2周價格就回到正常水準了
這次過了4周才回穩,問題在哪裡?
(一般葉菜類15天左右就可以種好,由菜苗而不是種子,
現在很多菜苗都是工廠種植而不是露天種植,受風災影響應該不大)
至於豬肉,現在養豬戶分為大戶(1萬隻豬)以上,跟100隻豬的小戶
養法不太一樣,大戶都用進口玉米(成本漲了45%),
小戶有些收餿水養(成本可能不太漲),但是量不大,不會到批發市場。
而小吃店,其實1年來成本的確有增加,而每樣東西漲應該都是5元起跳。
很少漲1元的,而又不可能像汽油浮動油價,今天21元,下週22元,再下下周19元。
小吃可能按趨勢直接漲到25元等著,
並不像豬肉/青菜稱斤計算
所以你說的預期心理跟媒體助虐的確存在
現在的問題是,政府的措施讓民眾沒有信心
如果他們一開始就開記者會,告知菜價回穩的正確時程。
而不是毫無章法,漫天亂喊,而喊出來的又偏離事實。
那所有人的預期心理不會那麼大
雖然物價照大宗物資期貨般上漲,也不會一次在這個月全部爆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