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PC3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Sep 2004
文章: 450
又是一堆道聽塗說的
連原因都沒搞清楚是知道會不會拖效能

以往所謂拖效能
那時是因為有分IDE1與IDE2兩個通道,
每個通道各能接兩個IDE裝置
在同一通道上做同時對兩個裝置互相做讀取與寫入時,會拖到效能,
例如
IDE1通道上有接A硬碟與B硬碟
A硬碟資料寫入B硬碟時,
單一IDE通道上只允許一個裝置動作
因此南僑要分配動作
第一秒讀取A硬碟到記憶體,
下一秒要寫入到B硬碟
輪替佔/使用IDE1的通道,

不流暢,導致整個動作的時間延長,

如果
A硬碟接在IDE1通道
B硬碟接在IDE2通道

那當A硬碟資料寫入B硬碟就不會有因為輪替使用IDE通道拖到效能的情形發生

由於目前SATA裝置是一個SATA裝置對應一個SATA通道,所以並沒有這類的情形發生

另外一種是因為每秒寫入所造成的拖效能

假設
A硬碟每秒可 "讀/寫" 100MB的資料,
B硬碟每秒可 "讀/寫" 50MB的資料,

假設A硬碟資料欲寫入B硬碟,
縱使A硬碟有100MB/sec的讀取能力
也得等B硬碟以50MB/sec的寫入速度做完資料寫入,
反之
B硬碟資料欲寫入A硬碟,
A硬碟也得等B硬碟吐出資料
這是裝置間的效能差

另外就是南僑控制晶片的能力
即使各裝置獨立通道
裝置交錯讀取與寫入下
南僑控制晶片對各通道的效能掌控分配是否有餘裕的能力
不會因為單通道或多通道資料頻寬塞滿導致拖累其它通道或頻寬,造成效能損失,

大致上是這樣
若有不足與錯誤煩請再與修正添加
舊 2007-10-09, 03:03 PM #6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C3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