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ior Member
|
斯德哥爾摩症候群(Stockholm syndrome),又稱為人質情結,是指犯罪的被害者對於犯罪者產生情感,甚至反過來幫助犯罪者的一種情結。
一九七四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發生銀行搶劫案件,歹徒歐陸森(Olsson)與歐佛森(Olofsson)綁架了四位銀行職員,在警方與歹徒僵持了一百 三十個小時之後,本案因歹徒放棄而結束,然而所有的被害者在事後都表明並不痛恨歹徒,並表達他們對歹徒非但沒有傷害他們卻對他們多所照顧的感激,並對警察 採取敵對的態度,事後,更有進者,被綁架的人質中有一名女職員克麗斯蕬汀(Christian)竟然愛上歐陸森並與他訂婚(Hubbard, 1986; McMains & Mullins, 1996)。
這件事激發了社會科學家,他們想要了解在擄人者與遭挾持者之間的這份感情結合,到底是發生在這起斯德哥爾摩銀行搶案的一宗特例,還是這種情感結合代表了一種普遍的心理反應。而後來的研究顯示,這起研究學者稱為「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事件,令人驚訝的普遍。
研究還發現到這種症候群的例子見諸於各種不同的經驗中,範圍從集中營的囚犯、戰爭囚犯、乃至 於娼妓、受虐婦女與亂倫的受害者。調查的結論是,如果符合某些條件,任何人都有可能遭受到斯德哥爾摩症候群。首先,受俘者必須真正感受到綁匪威脅到自己的 存活。其次,在遭挾持的過程中,被綁的人必須辨認出綁匪可能施予一些小恩惠的舉動。第三,除了綁匪的看法之外,受俘者必須與所有其他觀點隔離;最後,受俘 者必須相信逃離是不可能的事。
__________________
天氣還可以啦!
R5-1600 ATI RX-470 HD*4 M12-700W
光纖-->Optima Nu Force DAC
綜擴Audio Refinement complete
喇叭 Sonus faber Home 一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