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 推出代號為「 Penryn 」的下一代 Core 2 處理器家族。
首顆45奈米桌面處理器四核心Yorkfield
不過Yorkfield好像不是原生的四核心!
雖然網路上之前有預測Yorkfield將會是原生的四核心,
但之後又說不是原生的四核心.
而在維基上看到-
Yorkfield,八核心,45nm,12MB L2內存
不知道是打錯還是說之後會出-
{(2+2)+(2+2)}+{(2+2)+(2+2)}=8核心!?
-----------------------
雖然不是原生的.
Penryn 家族將基於全新45奈米High-K金屬閘極 (high-k metal gate) 技術,及經改良的微架構設計
Penryn雙核心版本內建 4.1 億個電晶體,四核心則有8.2億個電晶體,微架構經強化後,在相同時脈下較上代Core產品擁有更高性能,
同時L 2 Cache容量亦提升50%,明顯提高資料讀取執行的命中率。此外,亦加入47條全新Intel SSE4指令,提高媒體性能和實現高性能運算應用。
所以效能還是有提升的!!
---------------------------------------------------------------------
說到Nehalem-
預計2008年下半季發佈
從Netburst的Pentium4到Core的Core2核心改造後,瓶頸已經從核心變為Front Side Bus(FSB)了。
接下來Intel將在下一代45nm製程的 Nehalem處理器中放棄Front Side Bus(FSB),
改用Common System Interface(CSI),並計畫採用AMD的K8系列那樣,在處理器Integrated Memory Controller(IMC)。
Nehalem採用45nm Hi-K設計 ,Nehalem-EP系列採用與現在Conroe一樣的4-issue Intel Core Microarchitecture Technology ,
支援Simultaneous multi-threading(SMT,類似於HT的東西,改良的HT!?) 與Multi-level shared cache architecture (L2 and L3)。
Nehalem將會有幾款系列-
Nehalem-EP(Efficient Performance)支援1到2顆處理器
Nehalem-MC(Mission Critica)支援2到512顆處理器
Nehalem-EX(Expandable)支援2到32顆處理器
Nehalem-EN(Entry)支援1到2顆處理器 ,適合IT使用
其他Nehalem消息-
2008年即將登場的下一代「Tock」全新微架構,產品代號為「Nehalem」,加入動態管理內核設計,類似對手AMD的Interconnect及Crossbar設計,
支援1至16個線程和1至8個內核的可伸縮架構,並支援集成記憶體控制器。
「Nehalem」將再次加入經改良的Hyper-Threading技術,性能和效能表現顯著強化,新增SSE 4.2指令集及ATA指令集令系統性能全面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Nehalem」預留集成高效能繪圖核心的架構,與對手AMD Fusion處理器的CPU-GPU架構極為類似,不讓對手專美於前。
接著「Nehalem」之後登場的是「Westmere」家族,其採用全新Tri-gate電晶體、High-K物料及Strained Silicon技術,代號為P1268的32奈米制程,
2010年將會再推出全新微架構的32奈米處理器「Sandy Bridge」。
為令「Tick-Tock」矽與微架構發展戰略成功延續,新微架構將由不同團隊同步研發,力促未來不同世代的製程技術平台轉換順暢,
Intel執行長Paul Otellini極具信心表示,Intel可望在2010年前,讓每瓦效能(performance per watt)比現今處理器增加高達300%,
不僅持續精進功耗與效能表現,同時亦會不斷研發與製造嶄新產品,許多令人振奮的全新功能將會是市場焦點所在 。
----------------------------------------------------------------------
演進-
2006年下半年,Intel正式發佈新一代「Core」微架構,取代面市5年、疲態畢露的「Netburst」微架構,成功令Intel谷底回春,
重新站上x86處理器產品領導地位,而為保持此一優勢,Intel同時也宣佈全新「規則律動」「Tick-Tock」矽與微架構發展戰略,
於每年推出新處理器技術時,皆具備改良的微架構或是全新設計微架構,以迎合未來十年甚至更遠的處理器市場。
每個「Tick」代表推出具有增強微架構的新一代矽制程技術,與相對的「Tock」代表推出全新微架構,而每個「Tick-Tock」週期大約為2年。
(以上資料網路上整合編輯成及小排版 by joden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