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個人覺得
要顧到有深度 哪可能會顧不到票房
沒有票房 理想都是屁 因為根本沒有多少人去看
與其拍出很深卻落為孤芳自賞的"紀錄片"
不如想辦法抓取平衡達到最佳效益
這何嘗不是一種賽局
或許血鑽石多了些hollywood式的狗血跟矯情
但我相信他的確達到了一定的效果
有幾幕讓我相當動容
像該片反映出記者為了拍出我們最後看到的感人照片 是用什麼心態 是什麼嘴臉
所謂其他國家的善心物資 在該時空背景下 顯得多麼的渺小
時而帶回繁榮的美國 時而帶回戰事那種反差
影片最後的布局 也讓我感受到TIA的"瘋狂"
我相信這部電影對我的影響 遠比去餓個30小時影響更深
下次當我看到鑽石時 我也會有不同的感受
當別人盡力在做些事情時 不要皆用影評式的思考去看待
以一個一般人進去看電影的心態 老實說我被深深影響 有點抽不出來的感覺
每個人看電影的角度不同
很多blog的文章會寫 當導演這樣拍攝時
就反應出了當時什麼社會資本主義壓迫勞工他們的掙扎
該景可能只是一個人被綁住手腳
我覺得 看電影要這麼累嗎
http://www.pcdvd.com.tw/showthread....6p%A5%DB+%A5%DB
這篇評語的形式我比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