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ITOLEE
所以做好是應當的...這種心態被視為正常
下班後咒罵上司和公司...也被視為常態
此外,很多工作的容錯率很低
像是救援工作...和科技代工
這種工作會被這樣要求我不覺得意外
正如俗話說的
"生若成,油飯香;生不成,棺材板"
(產婦若生成功,就吃得到香香的由飯;如果難產,只好見死神)
|
這些道理我懂,我也能理解
但我卻覺得你有誤解我談論的方向
前面有網友提到救火人員的例子,反正就是拿錢做好自己的事,有什麼好感謝的,處處以錢衡量每件事物的價值。
容錯率低是沒錯,做好是應當的基本要求,這是敬業
但不代表我敬業了,卻還要受他人瞧不起這份工作,拿錢來衡量一個人
儘管百分百做到好,有人一樣說閒話,每一項工作要做到高標,其中的難處有多少是要克服的,也不希冀被讚美,但也不想只聽到冷嘲熱諷地酸
就拿蓋房子來說,只要內部的結構設施做到60分就好,幹嘛要多付出辛勞多花一些成本來蓋好,你又看不到,那大家就這樣工作就好了,敬什麼業?我只要容錯率達到標準,而不想要怎麼做更能提高良率,反正結果都是酸與批評。真懷疑一個小孩若是從小就在酸與批評的環境中長大,日後心態會如何。
容我酸一句,每份工作與職業並沒有要尊重的地方,大家都是拿錢辦事,建議救火弟兄立一個救人獎金,救一人可加多少錢,訂個上限人數好了。什麼?這次要救的超過上限人數?抱歉不救了,我的薪水與付出成本不值,有多少錢辦多少事,如此而已。
有一個詞彙叫口德,所謂金言一句三春暖,惡言一句九秋寒,當真相大白,發覺自己怪錯了人,心中又有何感想,還是這社會不需要知恥與反省了。
記得有一則新聞是警察局尚未調查清楚,就公布錄影帶中的某人畫面,並說他是兇手,後來事實真相非如此,那人好像是裝潢師傅。請問當時若跟著當時媒體一起批判的人又有何感想?還是那人活該要受人指指指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