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foxtm
Power Member
 
foxtm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an 2002
您的住址: 台北苦命IT工人
文章: 586
引用:
作者john1341
我會有此疑問,原因在於:主機板通常只會標示有幾個sata插座與使用的晶片組;且sata又特別標榜獨立頻寬。這使我以為頻寬(速度)的問題就因此解決了;然而就現況看,****性質似乎大於實際的利益,倒是線材變細了才是最大的好處。
但各位大大的回答,使我再一次確認我想過的問題:就是sata獨立頻寬只解決了I/O路徑上的一個末端問題而已。更重要的是,北橋南僑(或其他晶片)的性能高低才是真正影響速率的因素。


不完全是南北橋性能會影響..
你忽略了兩個問題..

其一:[儲存媒體上存在 file system]
除了在建立 file system 時(format 或是 燒錄光碟 等動作)..
其他時候再對儲存媒體進行存取的時候..
都必須先行取得 file system 的資訊..才能逕行動作..

因此就算是資料對烤..
系統還是要先將來源及目標媒體的資訊讀入記憶體..
待cpu有空進行判讀後..才能決定資料如何進行複製..

因此檔案系統的優劣特性及離散程度..
以及路徑上層層的延遲都會影響到效率..

其二:[普通的媒體控制器欠缺足夠的Buffer]
凡儲存媒體都有一定的延遲在(一般情況下 光碟>硬碟>>flash)..
且讀取的速度大於寫入的速度..讀取的延遲小於寫入的延遲..

因此在媒體間執行資料複製時..極容易發生資料讀取後來不及寫入的情況..
而一般的南橋內建的磁碟控制器並沒有搭配大型的 buffer 來暫存這些資料..
因此作業系統會安排使用主記憶體來暫存這一部份的資料..
盡量減少一直重複要求讀取的動作..

所以資料無法單純的由媒體讀出後直接過南橋寫入目標的媒體..
還是必須經過主記憶體過水一下..
雖然有 DMA 幫忙..但相關的決策還是要 CPU 插手..
中間層層的延遲還是會影響到效率

參考一下吧
舊 2007-08-21, 08:21 PM #7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foxtm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