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略聊血鑽石
瀏覽單個文章
javakafe
Basic Member
 

加入日期: May 2005
文章: 11
回應cacao。一些想法,純粹釐清一些觀念問題而已:

首先是根據片尾字幕來看,導演的確是有意圖要觀眾改變購買鑽石時的途徑,以及讓人們在購買時,能夠想想影片中交代的那些事。這是導演以及電影本身,作為一個媒介而能夠改變世界的方式。

電影作為上世紀以來最”熱門”的藝術形式之一,是時代的焦點所在。以往,比如中國在面對佛學的引進,佛學所帶來的問題時,不僅使中國一批大量的優秀人才潛心學習佛法,包括佛學所帶來的問題,連本土的儒道等家也都得面對與正視佛學所提出的問題。這種例子同樣見於西方。是說,時代的焦點所在,本來就會使得人們的目光往那邊移去。歷史規律是這樣。今天隨處可見的影片評論的現象,只是反映了這一現象。況且,就算從最日常的方面來看,多去想想影片中所潛藏的問題,本來也就是件好事。個人是這樣看待叢生的影評部落格的現象的。再說,對於整天沉浸於例如電腦技術的世界裡的人來說,深入思考這些電影中所提出的問題,在今天現有的社會現實情況下,已是讓人們能夠以較日常的方式接觸及思考人文問題的管道了。

附帶一提個人的想法,儘管好萊塢常被批評為表面與浮面,但個人是覺得,在好萊塢出品的影片中,除去那些技巧拙劣的影片不講,好萊塢似乎慣於以一種看似表面與浮面的敘事來講事情,深度卻不見得跟著表面與浮面,很多是揣看人如何去解讀它──但那些古老智慧的源頭,《論語》,《新約》,古希臘七賢等等,不都是些看起來再日常不過的語錄而已嗎──以近來的例子來說,梅爾吉勃遜可以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雖然許多更為知名的電影大師,是出產於歐洲世界。
舊 2007-08-16, 12:17 PM #2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javakafe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