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claymore107
楊德昌去世的消息也讓我吃驚了一下
不過坦白說
其實我並不喜歡他
只是個人觀感以為,台灣電影落到今天這步田地
有兩批人要負很大的責任
一批是楊德昌
他們為了藝術理想拉得太高
卻把電影跟觀眾間的距離拉斷了
另一批是朱延平
他們拍片只有純商業考量
最後卻把水準壓到比觀眾還要低的層次
與其講說國內觀眾水準不高
坦白說,如果看過歐美觀眾平常在看的電視劇及電影
相較之下台灣的觀眾對複雜電影的理解能力還是滿高的
國片今天走到這個地步,孰令致之啊...... 
|
楊導真的該為臺灣電影淪落到現今這個田地負很大的責任嗎?
政府一昧地討好美國,一舉開放好萊塢電影進入臺灣市場,就不用負責嗎?
後來的輔導金制度,愈輔愈倒,還有跟不上產業的文化政策,也不用負責嗎?
片商看見臺灣新電影的成功,一窩蜂的跟進拍片,也不用負責嗎?
黑道著眼於龐大的利益,而搞爛了整個市場,這也不用負責嗎?
還有很多、很多的事交雜在一起,也影響了整個大環境,
但區區一個臺灣新電影,就可以摧毀整個電影市場,真的這麼厲害?
當初他們可也是票房導演,難道那時市場上就只有臺灣新電影而已嗎?
那只是一種電影的類型罷了,就像鬼片、警匪片一樣,是時下當道的電影,
他告訴觀眾電影的另一種可能,而當時事實證明也是成功的,
何以見得他們為了藝術理想而拉斷了與觀眾的距離?
將成敗全部怪罪到某些人的頭上,這樣的說法實在是很不負責與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