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Member
|
索命黃道帶 觀後感 (有小雷)
就像早逝的瑪麗蓮夢露、英年猝死的李小龍一樣,留給世人無限的想像。沒被偵破的連續殺人犯也最讓人議論紛紛、爭辨不休。六、七○年代縱橫加州、轟動全美的連續殺人兇手--黃道帶,如同十九世紀末發生於倫敦的傑克開膛手一樣,公然寄信給治安機關,宣揚其「功績」,又嘲笑警方的無能。更特別的,黃道帶往往還附上秘碼寫成的天書一份,引起世人更多注意與話題。本片主要就是在描述整個黃道帶事件的始末,以及在追查黃道帶過程中幾個主要人物,他們的追查過程、付出與心路歷程。本片是導演以其作品,向這些亟而不捨、且冒著身家性命之危與忍受眾人嘲弄的職業與非職業辦案人員的崇高致敬!
本片以寫實且如編年體般的敘事手法,第一大段拍出黃道帶最早引起世人注意的幾個案子,接著再寄發信函給報社、並要求全文刊載其要求與密碼文之後,在此一片黃道帶的議論風潮的推波助瀾下,黃道帶最後甚至於還扣應進電視台接受專訪。電影觀眾猶如當年的民眾一樣,完全被黃道帶種種殘暴、神秘、飄忽不定、誇張與引人側目的一連串作為所深深吸引。所有人的好奇心都被激發起來了!究竟這個神通廣大的殺人魔是個天才,還是瘋子?!怎會有殺人罪犯如此膽大妄為地公然挑釁警方的能力與智力。
主角是一個任職於舊金山紀事報的漫畫師。地利之便,他得以獲得黃道帶第一手的消息來源,甚至於開始學著解碼了!然他旋即發現幾本圖書館借的解碼書籍,就足以幫助他發現黃道帶的編碼方式。似乎追查到黃道帶也隱約在望!從此著了魔似的注意這個事件發展,甚至於與女友的第一次約會都因擔心黃道帶會殺了他的記者朋友而帶著女友枯坐等消息、在黃道帶消失數年後,更全時投入調查、最後,連黃道帶都知道他這號人物,每晚打無言電話,一家妻小嚇的全部逃走,只留下他一人更專心起勁地查案。也幸好有這麼一個專注到偏執的人,我們最後才能鎖定黃道帶的嫌疑犯!給世人一個最接近破案的答案!
第二主角是舊金山市的資深警探。他以及他的助手搭檔,自黃道帶在舊金山市內殺了一名計程車司機後一同追查此案。他可算是警界中最有條理、也花最多心力在黃道帶這案子上的人。他折衝數個黃道帶犯案的地方警局、組織起一個完整的追查黃道帶的的網。雖忍受著黃道帶不斷在大眾媒體上的嘲笑與放話,社會、上級與家人對他不同期許的壓力下,他逐步釐清黃道帶散佈的煙霧,並獲得一個線報,鎖定到最有可能的嫌犯!雖然,各項特徵、人物側寫都指向「李」這個呼之欲出的目標,最後仍功虧一簣,因缺乏直接證據如兇器、指紋、血衣或筆跡不符而無法將他起訴!警探就因體認到這個事實,放棄繼續追查此案了!
警探算是本片中最立體的角色。頂著一頭怪異的髮形、愛吃動物餅乾、脾氣爆燥易怒但辦案縝密又認真。他深明司法的侷限,在放棄追緝黃道帶後,漫畫家接手整個調查。雖知可能終無結果,他還是將資料與人脈轉介給接棒者,讓更細微的調查得以繼續!然一方面,他也嚴密地保護他的家庭,盡可能不讓黃道帶刑案影響到家人。這部份則與漫畫家截然不同!!漫畫家查的起勁時,連他三個不滿十歲的小孩都是辦案討論成員呢!
基本上,黃道帶此案有一種如同吸食毒品般的氛圍。明知這東西是危險!卻又忍不住想要再多挖掘一點、再深入一點。而且,幾位主要的查案人員,輕者最後搞到身心俱疲、黯然退場;重者則窮途遼倒、妻離子散。劇中漫畫家之妻(就是初次約會就陪漫畫家等黃道帶消息的那位女孩)質問漫畫家究竟冒著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危險去追查黃道帶,是為了什麼?!一個漠不相干、毫無人性的罪犯的調查會比家人、妻子和兒女更重要嗎?!我在看電影時,可以感受到導演複製出黃道帶案這種蠱惑人心的魔力。我完全沒有感覺到超乎尋常的片長、反而像個毫不饜足的胖子,即使已經吃飽了,渴求著再一點點奶油蛋糕、然後再一點點巧克力甜點,我影片結束仍頻頻望著片尾字幕後是否還有片段;回到家後仍是滿腦關於黃道帶的思考,最後上網查詢黃道帶的資料直到半夜!
最後,我要向導演大衛林區的勇於改變風格大聲喝采!!他不以過去令他揚名的風格影像、驚悚詭異的情景安排來拍這部連續殺人犯的影片。而這些就是讓他聲名大噪的第一部影片「火線追緝令」Se7en的重要元素。相反的,他以迷宮般的繁瑣線報、冗長、搓折又高壓的調查過程、走兩步又退一步、相互抵觸的推論結果等等的發展,帶領觀眾去面對、體會追查這個謎蹤案件主要人物的心理感受。讓你知道索命黃道帶,索走的不止是被害人的命而已!
我給索命黃道帶**閃亮的四顆星**。必看的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