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jor Member
|
Q : 為什麼玩 PS2 時最好不要開啟 3D Y/C 分離呢?
A : 理由很簡單, 就是畫面的延遲, 尤其是在動作類的遊戲, 由電視卡接進來到螢幕畫面呈現出來, 若有 0.5 秒的延遲出現, 很可能因為反應不及而被打死了, 所以不建議開啟. 另外一個理由是 3D Y/C 不適合大動作的畫面, 容易產生拖影現象. 但大部份的遊戲畫面動作一般都很大.
Q : 為什麼開啟 3D Y/C 分離功能會造成畫面出現的延遲現象呢?
A : 因為所謂 3D 是它要參考前後張畫面來做比對, 相對於多了一個時間軸的考量, 計算後再將認為正確的畫面修改輸出, 所以需要 Memory 來暫存畫面資料, 然而計算是要時間的, 所以會造成一些輸入與輸出的時間差, 但它可以解決 2D 無法解決的串色, 抖動問題
Q : 那 3D NR 又是什麼呢?
A : 它的原理同 3D Y/C , 只是 3D Y/C 針對 亮度與彩度 的準確分離而設計, 而 3D NR 的目的是減輕訊號內的雜點, 同樣會有時間上的延遲產生. 當然它也需要 Memory 來儲存畫面資料.
Q : 請問如果我把3D Y/C跟NR關掉的話, 在接ps2的效果是不是會改善呢?
A : 在 M800 上是會改善 (註:M800沒有 3D NR, 只要關 3D Y/C 就好), 但在 PVR3000 上除了 3D NR 也要關之外, 別忘了, PVR3000 是一張硬壓卡, 必須也將硬壓功能關掉, 不然硬壓所產生的延遲也會有1秒左右吧 (我的 PVR2000 經驗值). 總言之, M800 要注意的是 3D Y/C , 而 PVR3000 要注意 3D Y/C , 3D NR, 硬壓 三項功能.
Q : 我如何適當的設定 3D Y/C 或 3D NR 的功能呢?
A : 原則上放在 Default (預設值) 應該就 OK 了, 但每個人的眼睛感覺不同, 有必要時再減弱或加強某部份的強度即可, 或者開啟動態偵測功能看看能不能滿足你的眼睛感受. 但玩 PS2 則建議全關, 看電視則不必全關, 因為你感覺不出畫面輸出較慢.
Q : 什麼是 3D Y/C 的動態偵測呢?
A : 它會視畫面移動的程度來決定是否做 3D Y/C, 這個移動程度可以由 IC 自己決定也可以由你確認一個參數. 若在設定動作範圍內的場景則做 3D Y/C , 超出設定的動作範圍則不做 3D Y/C , 如此可以儘量做到兩全其美. 3D NR 同理可証.
Q : 同樣是 3D Y/C 的 IC, 有沒有好壞等級之分
A : 當然有, 就好像 2D Y/C 的 IC 也是一樣, 反正原理相同但演算法則與處理技巧則各有不同. 除了 NEC 之外, Toshiba 和 Ti 等都有.
個人看法, 若有不是之處請指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