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coolive2006
Major Member
 
coolive2006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Sep 2006
文章: 196
引用:
作者ganbaday
推樓上~
但是R0之後,兩顆變一顆,拿來當系統碟實在有點浪費
除了看電視的人之外,3~500G拿來打電動 剩餘太多了吧
除非現在還買得到40G的...


其實滿多人這樣做的:
1. 早期的還沒淘汰的小容量硬碟,譬如80G*2來做R0,這個很常見,這樣160G的系統碟,無論您是要拿來裝遊戲或者處理一些需要大量用到硬碟的軟體,都是不錯的選擇

*但是您會說早期的80G做R0,效能沒有比現在的硬碟效能好多少,但是這是省錢的方法

2. R0假設他比單硬碟危險好了,所以存放的資料一定會是比較不用擔心的,所以就算以目前主流的規格160~320G來組R0好了

160G*2=320G,這樣當系統碟似乎大了點沒錯,但是除了裝遊戲(載入或者遊戲過程一定會加快很多),其他容量可以拿來當BT用途,反正BT的東西,看過就刪除,或者是會多備份在光碟,所以也不用擔心浪費空間

--------
3. 最後重點,如果您經濟許可,當然是SCSI或者是大中小暴龍直接R0最快,這樣也達到擅用空間以及速度的目的

但是一般網友,您要追求那個速度,當然是以目前的垂直寫入硬碟系列來做R0最有投資報酬率

舉個例:
目前梭魚10代(7200.10),250G=2700左右.160G=2000左右(160G也出10代了),這樣兩顆最低才2000+2000=4000元,您就可以享受到超過100MB讀取的效能(當然硬碟以及南僑搭配好(或者說是RAID卡),甚至可以達到120MB,以這樣的讀寫效能,絕對是4000元以下等級的硬碟辦不到的,那麼這樣C/P值不就出來了

但是如果還要追求反應時間,那麼就是得靠萬轉才能辦到了

--------------------
所以目前新組或者是要增加硬碟讀寫效能的不二法則,以價格來衡量,絕對是R0跟垂直硬碟為第1選擇

--------------------
在說明一點,因為硬碟技術卡在物理,並非如同顯示卡,CPU等其他週邊,都是接近單純電子硬體

所以要增加硬碟效能,就是要用疊的

顯示卡SLI,效能不會等於1+1=2,而且80%以上遊戲不支援SLI,更是組爽度之用的

而CPU效能已經這麼快了,雙核.四核在超一下,都非常夠用了

但是所有的程式資料讀寫都要經過硬碟,硬碟的效能變成2倍,絕對就是時間上省2倍,快3倍,就是省3倍,除非硬碟的讀寫已經超越記憶體讀寫,不然這是物理的不變法則

--------------------
最後一點,小弟剛剛想到,為什麼廠商不直接推出R0 R1...等等的組合硬碟款

如同顯示卡的7950X2那樣(甚至66.68都有這樣的雙核心了)
也就是兩顆硬碟做在一起,然後搭配一些零件把那些繁複的R0步驟省略,買回來就是R0的硬碟,這樣硬碟效能直接就變成2倍,多好...
舊 2007-05-03, 04:27 AM #68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coolive2006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