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 Member
|
主機板百家爭鳴的時代應該是從 Socket7 進入 100MHz 對抗 Intel Slot1 開始吧!
記得當年 VIA MVP3 開始出頭, ALi 和 SiS 也分食不少市場
至 K7 / P3 時代應該是高峰點了....
之後就開始越來越多小廠主機版廠商倒閉或不再做主機板了
個人認為這和主機板的更換率有關
顯示卡效能與技術競爭激烈 , 而且方便抽換
但是主機板要配合 CPU 和 RAM的選擇 , 很多人用一張主機板的壽命非常久
顯示卡可能換了三張主機板還是沒變
(直到最近為了 PCIe 才升級的也不在少數....)
三大廠不愧是三大廠,以前就是那三家最出名,現在還活著的也是這三家
但是小廠的主機板卻是在很多地方有超出三大廠表現的
陞技和磐英是 DIY 超頻市場的強板,也都在同時期有經典的產品出現過
例如 KT133A 的 KT7A / 8KTA3 , 以及後來 KT600 的 KV7 / 8KRA2
這兩家的消失是讓我最遺憾的.....(不過 EPOX 的板子在對岸還買得到,似乎還賣得不差...)
偉格的板子我很久以前也用過,插 Cyrix 6x86 P-150
他的設計在當時還挺先進的 , 82430VX 晶片組的主機板預留 USB 擴充連接pin腳 ( baby-AT 的板)
回頭過來看那些小廠,發現還挺巧合的
當 VIA 發光時小廠也跟著發光 , 當 VIA 沒落時小廠也跟著倒閉
似乎小廠的命運一開始就已經和 VIA 綁在一起了.....
小廠的主機板通常也很有自己的特色或獨到的技術
陞技 : Jumperless 技術 / Soft Menu
盤英 : P80P 除錯指示
艾崴 : 很愛內建 SCSI
梅捷 : 不知為何都要把 VIA 南北橋打印成 ETEQ
其他...待補..
__________________

當你看見這一段文字時,你已經被入侵了
極光駭客
你相信你的螢幕嗎?你能看到幾階黑暗堆疊?點我下載螢幕測試軟體,試試你的螢幕限界在那
跨營運系統轉乘時間查詢 Web APP 接軌時刻查詢台灣各種鐵路公司模擬轉乘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