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伊卡魯斯
Master Member
 

加入日期: Dec 2002
您的住址: 小徑分岔的花園
文章: 1,758
<感想:從B級恐怖片談起>


恐怖片的歷史,本質上就是二十世紀的焦慮史.童話,民間傳奇和哥德派浪漫故事強調舊世界的憂慮,現代恐怖片卻勾勒出新世界的恐懼,並以工業,技術和經濟決定論的基本理論,來描繪新世界的特徵。---Paul Wells

成功的恐怖電影,大多都是準確的呼應了人們心中的恐懼,恐懼於核戰,恐懼於環境污染,恐懼於細菌,恐懼於無所不在的傳播媒體(電視手機),恐懼於他人(連環殺手)…
吸血鬼,狼人等的鄉野傳說成為浪漫的奇幻題材,真正能引起現代人恐怖感的正是那些平常就潛伏在我們心底角落的---越是成功的恐怖片越是敘述了當代人恐懼的對象。中世紀的黑暗早已被現代科學給照明,然而照不亮的是那人心的黑暗角落,現代世界暴增的人口及資訊量,帶來更多再明亮的現代文明也無法消去的焦慮。
---於是乎恐怖片成為電影中成本效益比最高類型。
在眾多人類關心的課題上,死亡是人類最關心卻又不願意直接談論的話題,死亡的焦慮就是恐怖片的最終核心,不管觀者害怕的對象為何,他害怕的最終結局是死亡。觀賞恐怖片如同搭乘雲霄飛車一樣成為了一種滌淨過程,一種釋放作用.讓你近逼死亡又能回到安全所在,卸除一部分潛在的死亡焦慮。然而也有恐怖片所引起的焦慮無法卸除,他更準確了反映出現實世界裡恐怖永遠揮之不去如影相隨的現實---如喬治羅米耶的活死人系列,無法砍殺殆盡的活死人遍佈各地,活死人泉湧不絕,危機感和絕望感瀰漫充斥,儘管有再精良的武器,最終都能將主角逼到無路可退。然而活死人其實是由自己製造出來的,活死人其實不是別人,而是週遭的親友,是身旁的每一個人,冷戰時期大量擴張的敵我意識,製造出了無數的敵人---美國人至今仍在不斷的製造自己的敵人,這世界上的每個人其實都是美國人明天的活死人…
這樣無法再安全返回安全世界的恐怖片,也成為現代恐怖片的特色,危機只能暫時解決,主角只是獲得暫時的歇息,殺人魔繼續逍遙法外,異形繼續在某個星球繁殖,大白鯊不知何時再返美麗平靜的海岸。或許是忠實反映了現實,或許是為了有拍不完的續集,恐怖片因此除了反映現代人的焦慮,有時也增加了現代人的焦慮,如有段時間人們會害怕自己家裡的電視機(Poltergeist,Videodrome,七夜怪談),害怕手機(鬼來電),或是害怕海邊(大白鯊)等 。
恐怖片一開始就誕生於B級片,因為它可以用很少的製作預算,因為它講求直接的情感反應,強烈的視覺刺激與通俗的戲劇效果,幾乎所有的恐怖電影你都可以稱為B級片。不過當現在我們指名道姓稱所謂的B級恐怖電影時,我們指的其實是黏乎乎溼答答血淋淋同時還笑死人不償命的恐怖片。恐怖片在發展到80年代的高峰時,借助特效和化妝術的革新,開始沉迷於大量的變形,爆頭,斷手斷腳,內臟器官四處橫流。藉由技術的進步,B級恐怖片對噁心或殘忍的鏡頭描述其寫實精細不遺餘力,為的就是要滿足觀眾的視覺刺激.恐怖片的存在原本就與喜劇片分不開,許多恐怖片都有引人發噱的成分,而山姆雷米的鬼玩人系列和彼得傑克森的BrainDead更是將恐怖片的喜劇本質發揮的更是淋漓盡致。所謂的B級恐怖片,此二位為此中之尤。也因此當我們想到B級恐怖片時,指的並不是像大法師,天魔這種電影,事實上連異形這種從B級片架構產生的科幻恐怖片而且還有保有著某些B級片的神髓(有封閉空間,有外星怪物,還有爆頭,肚破腸流等),也幾乎不能算是...
因為B級恐怖電影的領域裡,最好還是能夠更誇張,更低俗更搞怪一點,不管你背後是否有要講什麼深一點的東西~~~B級片雖然是因為預算低,製作目的也是為了搭配A級片而得名...但今日的B級片多半不見得是預算會短少多少(如追殺比爾),而可能更是以一種戲謔的態度,或甚至是執著到近乎誇張的態度去處理一些血腥和噁心的畫面,這些電影的角色多半有種偏執,內容可能來自次文化,而劇情主旨多半也圍繞著某種特定的焦慮。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B級片文化可看作一種對高雅文化的反叛,對精緻藝術的嗤之以鼻,它的刻意惡搞,低俗,除了宣示個人品味外,無非是想要強調藝術不但不用曲高合寡,附庸風雅,更不必正襟危坐,不茍言笑.所以他們刻意選用學者們看不起的題材或類型,用令專家們無法接受的表現手法演繹...就如同凱文史密斯在瘋狂店員2首映時遭到影評西格爾的怒罵一樣,可以明顯看到所謂的B級片甚至是Cult片文化和一般精緻藝術文化的衝突對峙

---據《紐約郵報》報道,在《瘋狂店員2》首映場上,西格爾在看了40分鐘之後突然對場內其他媒體記者大喊“該走了!”然後憤然離場。事後西格爾還罵了髒話說:“這是我TM從業30年來第一部完全無法忍受的電影”,“它是如此肮髒、卑鄙、令人厭惡,我終於認識到我說不出它一句好話……對這種垃圾我還沒做好準備,我希望他(凱文•史密斯)再也不要拍電影。”

聽到這麽苛刻的評語,凱文•史密斯又有何感受呢?這位一向口無遮攔的cult導演在自己的網站上回應道:“就像保羅•托馬斯•安德森(《木蘭花》導演)曾經說的,從西格爾那兒得到一篇惡評就如同拿到榮譽勳章。聽到這件事我很高興,就像《瘋狂店員2》在坎城首映獲得8分鐘起立鼓掌時一樣。”



今日B級恐怖片已經不多見,現在的恐怖片大多是音效嚇人,萬一用的是兩百元的小喇叭看的是小螢幕,多半還會看到睡著…而觀乎眾大師們---山姆雷米跑去拍蜘蛛人,彼得傑克森跑去拍半身人,約翰卡本特近來也看不到什麼新作,大衛柯能堡的電影產量亦不多…何時才能再看到正宗的B級恐怖片呢???


好看的B級恐怖片其實不多,輸出到美國之外的戲院上映的更少,除非該片有大牌演員,或在票房上取得相當不錯的成績.台灣才可能有機會看到。去年的飛機上有蛇便是一個失敗的例子,他其實已經有了一個夠B的片名和題材,但他花了一些無謂的時間精力在解釋飛機上為什麼要有蛇,而且解釋的既蠢又無趣。全片的****在群蛇亂舞之後就結束了,為了延續動能,只好將危機轉至飛機的故障等,但其戲劇性顯得弱上許多。在群蛇剛開始攻擊時,確實有些B級電影的惡趣味,如蛇群專挑重點部位的攻擊方式,在密閉狹窄空間失聲尖叫無所遁逃,不過只可惜就這一幕精彩好笑,之後就再也難以為繼。
James Gann的撕裂人在去年上映,我直到最近才看,撕裂人不但準確的抓住了B級恐怖片的神髓---戲謔與肉塊黏液共舞,爆笑與恐怖合一,戲劇張力也沒有像飛機上有蛇一樣,進行一半就疲軟無力。將人類對於吸血水蛭等蠕蟲這種內心深處的厭惡與對性病的恐慌結合為一,並將從異形以來就喜愛外星生物的寄生模擬成人類的生殖做了更直接的諧彷和諷刺.可以說是近期內最有看頭和B級恐怖電影元素齊備的恐怖片。

James Gann自稱從小就是恐怖片迷和Stephen King的書迷...(這讓我想起了Stephen King曾在The Body裡生動的描繪了對於水蛭根深蒂固的恐懼)是以當James Gann一有機會拍自己的恐怖片時,就毫不客氣的把80年代的所有B級恐怖電影元素一古腦的倒進去(連僵屍片都想辦法偷渡進去)。
一般的B級電影總還會不忘順便剝削女性的胴體,但你可以很明顯的發現本片其實著墨甚少,即使是浴室那一場戲,也要拜DVD科技之賜才能夠捕捉到猶如白駒過隙的****鏡頭,而****場面更是轉場帶過,真正能稱的上性愛場面的,反倒是繁殖儀式的那一景。
或許為了呼應本片一直影射的性病恐慌主題,或許是為了相對凸顯異形入侵的性暗示,本片在這部分確實沒有服務到大多數的男性,反之還提醒了各位已婚男士---
深夜問題多,唉~~~還是早點回家陪老婆小孩吧...XD


<後記>
有趣的是本片中所有的特效原料,都是出自於成人情趣用品,例如水蛭所使用的熱凝膠是充氣娃娃的原料.而人造皮是使用保險套的矽膠原料,據說因為導演對這方面的堅持,還曾因此一度造成全國保險套的供應缺貨,不知此消息傳聞是真是假,若是如此...那該是以影射性病傳染為主題的本片導演James Gann所始料未及的了XDXDXD
 
__________________
伊卡魯斯在夜間飛行
舊 2007-04-19, 11:03 PM #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伊卡魯斯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