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這篇報告的人顯然是不了解變數分析 , 不然就是故意歪曲解釋數據 .
這篇報告其實有幾個變數因果關係需要分析
1) 各縣市人口總數, 人口密度
2) 適合於耕種居住面積中的人口密度 (e.g. 地圖正中的中央山脈 --> 適於耕種居住面積的人口密度 v.s. 中央山脈平均人口密度. 這兩個數值應該十分有趣)
2) 各縣市就讀各級學校的人口佔各縣市人口總數之比率 (家住宜蘭的國中小, 高中, 大學生/宜蘭縣�**`人口數)
3) 各縣市實際就讀大學的人口佔各縣市適齡就學人口的比率 (家住宜蘭縣市的小學生/宜蘭縣市6 ~ 12 歲人口總數, ........ 家住宜蘭縣市的大學生/宜蘭縣市19 ~ 30 歲人口總數, )
4) 各縣市就讀各個大學的人口比率 (e.g. 家住宜蘭縣市的大學生讀台大, 師大, 政大, 輔大, 淡大, 文大 ..... 之比例)
5) ......
宜蘭花蓮由於地少多山, 年輕人口大量外移到北縣市尋求工作發展機會. 因此在第三項變數分析中 : [宜蘭縣市的小學生/宜蘭縣市6 ~ 12 歲人口總數], [宜蘭縣市的國中生/宜蘭縣市13 ~ 15 歲人口總數], [宜蘭縣市的高中生/宜蘭縣市16 ~ 18 歲人口總數], [宜蘭縣市的大學生/宜蘭縣市19 ~ 30 歲人口總數] ..... 這一整個人生成長過程的就學比率的數據分析, 這才有統計上的完整意義 .
還是請原作者把高雄醫學院, 慈濟大學, 東海大學, ...... 的就讀學生地理來源之變數分析也一並做出來 .
回學校把統計學, 變數分析上好之後再來獻寶 . 這種程度的報告只能騙一騙門外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