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Captain1992
回你第一段:你還是脫離不了讀大學=脫離貧窮的想法(典型的外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就是因為這種想法,搞的現在連廚師也跑去念在職班的技術學院。終生學習是一件好事,但像台灣全民瘋學歷就是一種浪費社會資源的事了。
回你第二段:拉關係走後門鑽漏洞-這件事跟陳某人無關,打從國民黨來台灣開始,就把整個社會搞成這樣-退伍加分、原住民加分、僑生保障名額(結果台灣一堆醫生是僑生,程度卻奇差無比)、退伍軍醫(有些還是衛生兵)轉任醫生特考、退伍軍法官轉任律師特考(這種後門是導致台灣司法落後的一大原因)、甲等特考(量身訂做的考試,一堆權貴子弟就是這樣當大官的),公務人員任用採取省籍配額,再講下去沒完沒了。以現在台灣的國民素質,在我有生之年是看不到台灣邁入先進國家之林的。
|
不過您有一點是對的,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的確是阻礙進步的障礙, 因為不是所有科系的投資報酬率都是一樣的高. 這就是教育經濟學.
台大的冷門科系未必會比淡江東吳的熱門科系有更好的出路. 即使是台大電機的畢業生, 他們很可能還是畢業之後幫中國海專畢業的狐康小郭打工賺錢罷了. 那麼根據這個理論, 其實唸不唸書也應該沒差.
但是這有個邏輯漏洞, 那就是: 時機很差的時候, X大電機和國中畢業生一樣畢業之後去做兵, 一樣去狐康打工賺錢. 時機很好的時候, 手上累積了一些資本和經驗, X大電機的畢業生自立門戶的可能性會比國中畢業生大多了. 為什麼? 因為他的專業知識可以轉換成技術資本! 當然這時候那些專業知識很難轉換成技術資本的科系就要吃虧了.
所以讀書要挑有用的書來讀, 就像買股要早早挑上潛力股, 趁股價還低時趕快買進來投資是一樣的道理. 問題是國中小學生哪裡會知道 [早日投資潛力科目] 的道理, 就連高中畢業生挑選大學科系時也未必能參透教育經濟學. 更不必提教育部設立大專院系時根本不計算教育投報率, 所以過去有一陣子把大學生回收再製成為中小學教師 ........ 十幾年國家教育投資落空, 這就是問題的癥結之所在.
雖然知識就是力量; 不過別在夢裡讀錯書, 醒來還怪別人沒講實話! 雖然以前就有拉關係走後門鑽漏洞, 不過這並不代表現在把漏洞鑽得更大就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