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權中*
|
做過生意才會知道生意真的很難作.
作生意的時候, 才知道成本是不能只算材料成本的, 薪資、開銷 (即使是網路商店也是有花費的)、交通等等, 你要生產多少數量、要準備多少資金、市場評估可以容納多少數量、如何估計....etc.....真的是很累很煩.
上面成本算出來了以後, 不是只有這樣, 你請人要薪水, 請一個人來算 30000, 你每台產品就要加多少人事成本上去?照樓主所述的內容, 一顆 CPU 如果利潤 200, 要養這個業務的效益, 最少一個月要賣 300 顆 CPU 出去 (利潤只賺到業務本身薪水的, 這業務可以說是無能的).
現在市場門市商要低價, 其實大多是數量決定價格, 但很多人忽略了, 量大你也要有本事賣掉才行. 你一個月充其量只能賣 100 台出去, 你進 1000 台雖然壓低了單價, 但總體庫存成本卻大增, 就算讓你便宜 5% 10%, 但這能讓你超過平常業務能力多少?本來100台變200還是300??剩下的庫存怎辦?
在台灣, 惡性循環是存在的, 商家為了好賣壓低價格, 只好壓低成本、縮減利潤, 但是服務也必須縮水; 消費者長期以來, 價格優先, 看到某店賣價較高就直接 = 黑店的邏輯, 也是簡單的可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