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ateur Member
|
正所謂 "苛政猛於虎"
政府花了很人力物力在搞"中部國際機場"(CCK)
把水楠這個近市區的機場廢掉 而"升級"CCK變成"國際"機場
到現在包機也沒飛過幾班 倒是熱門國內線的台北-台中航線死光光
(搭飛機比開車還慢 你還會搭飛機嗎?)
中部的同胞抱歉 我想說說我的看法
基本上以我的觀點看 台灣有一個國際機場就很夠了
並不需要大家都有國際機場 這樣不僅僅分散預算 也無助於經濟發展
最多也就是區域性機場 執行國際包機任務(例如花蓮)
(再說 我怎麼樣都覺得中部國際機場是被"硬生"生出來的)
一個機場不是有航廈 有跑道就好
還要考慮到用途 腹地 航空公司航線 地勤設備等等投資
又不是蓋起來 飛機就要飛
各位看看 美國西岸那麼大
有幾個國際級 你叫的出名字的機場?
不也就是 北邊的SEA 中間一點的SFO 南邊一點的LAX嗎
最多最多 加上一個很南邊的聖地牙哥 還有沒幾條國際線的波特蘭PDX (因為接近SEA)
SEA to SFO: 589.8海哩 大約 1000多公里, LAX to SFO: 293.1海哩大約五百多公里
台灣從北到南也不過400公里吧 有那麼大經濟規模 需要那麼多"國際"機場?
也許有人會說 那紐約也是很多國際機場
但是 台灣有紐約的航班多嗎(國內 歐洲 亞洲 美洲通通都有航班直飛NYC)
美國幅員廣大 多的是小到不行的無人機場(沒有航管) 或是一些市立的區域性機場
這些機場都有他的定位在 而不會有居民說"為什麼我的縣市沒有國際機場?"
當然這些也相對造就美國的通用航空與商用航空的發達
而台灣的精神就在這些不知道蓋起來幹嘛的"國際"機場還有政治口水與支票中慢慢損耗掉
如果是我 寧可把錢拿去改善桃園機場 也不花那個沒用的錢去蓋個養蚊子的"國際"機場
不過我不是決策者 只能在下面搖搖頭
然後漸漸了解為什麼古人要說"苛政猛於虎"
扯的有點遠了 只是對國家的民航政策的幹樵罷了
不知道會不會講的太政治 被砍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