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權中*
|
嗯, 我還是簡短重申我的發言好了.
我對於蔡導的發言不苟同, 也兼之認為蔡導應該去專注於他的事情, 而他批評的事情讓其他有專長的人來做, 譬如說稅收, 或是捐款, 或是社會資源分配(這個是我專科), 或是提供計畫譬如說人口政策, 或更好的醫療保險(這些也都是我專長, 除了捐款以外).
對於蔡導的生平或作品, 我只有說"沒共鳴"這一個形容詞, 或是"沒有足夠的共鳴." 而我認為如果蔡導對麼某些社會人士的行為, 或這個社會的風氣有意見, 想要去做些什麼, 就算是以他的作品呈現, 也要能夠打動人心, 引起共識才會有效果. 不論是什麼理想或感受, 去除掉了底層支持的民眾, 終將是一場空.
所以我不削一顧的是"蔡導之言," 而非"蔡導做為."
--------------------------------------------
想細看我原文的, 在#155樓.
我承認我的口氣是大了點, 畢竟我還只是在研究與實踐中(還沒進階到全部實踐)的路上, 但這種學術本來就很消耗時間, 1年半提一個理論與策劃, 然後學弟妹接手, 看能不能夠5年內上去, 然後省核, 然後又修改, 又省核... 反正從小團體, 到學校, 到國家, 要很久很久, 10年計劃都有可能. 我們這一行(或領域)算的不是現在, 而是未來(或猜測未來).
不過也沒錯, 因為蔡導演本來就不是做這一行的, 如果他有意見, 當然可以表達, 但他可以用他拿手的方式來展現. 譬如那一部<小孩不懂>就很好看, 也很寫實, 又好懂, 很容易引起大家的感觸. 先說, 我不知道是誰拍的, 但真的很好看的小電影.
蔡導演的東西, 說真的, 我就聽過一個<天邊一朵雲>, 而且沒人貼他的生平上來, 更不曉得是他拍的. 你要說我們這些普通人都很沒有藝術, 沒去注意呢? 還是說那導演拍的東西引不起人們注意? 你怎麼說都可以.
對於用嘴砲那兩個字, 是我太超過了, 對不起.
但對於你說的東西, 你也好不到哪裡去, 所以扯平吧.
對不起, 沒有所謂的<人口經濟獎>這東西, 你的認知是拿獎嗎?
我頂多拿個<全勤獎>而已, 其餘的作業都是團隊的, 一個人做不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