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小弟1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an 2007
文章: 0
引用:
作者Earstorm-2
我說些東西, 看大家怎麼認為吧.

李安拍了不少得獎的電影, 不但專業人士認同, 而其內容也被廣大群眾所接受. 在得了不少獎之餘, 也有給當初支持他拍片的片商回報(票房), 而在言行舉止上... 這個跟蔡導不是一個層次, 也不是數字, 文字能夠輕易分辨的, 我不曉得該如何形容, 詞窮了.

莎士比亞寫的歌劇, 不但富有文化, 富有藝術價值, 而且一直是有收入(書, 影片, 專業歌劇...etc). 除了這些外, 莎士比亞的作品也被歷史與時間考驗, 算是一個某一個角度來看的基礎石, 這個有賴專業人士解說, 小弟我對歌劇並不了解, 就不在這裡獻醜了.

人說真的藝術家, 文學家, 某某"家." 能夠用一個虛構出來的作品, 來呈現最真實的scope, 應該是解釋成他們眼睛中所看到的某些特點, 在生活上觀察到的精華. 不僅僅是這樣, 他們還要能夠表達出來, 運用他們的專長, 展現在於他們的作品.

舉例人物: 金庸, 甚至周爺(...


這位大大很認真的key了很多字
我也很認真的讀了不只一次
先來找碴
莎士比亞寫的是戲劇不是歌劇
蔡明亮也沒有"不是用純藝術的眼光與心態來看待自己的成就與作品"(除非是謙虛用語)

藝術是很微妙的東西
無法完全用金錢來衡量
梵谷在生前從來未賣出過一幅畫,潦倒以終
死後畫價卻被炒作到上百億美金
對一些不懂得欣賞畫的人來說
只不過是一張畫布和一些顏料和在一起
對喜愛藝術的人來說卻是無價之寶

有幸就讀有大傳院系的學校
學生時代看了大量各國電影大師的作品
同樣是影史留名的大師
我獨對同樣是東方人的黑澤明和小津安二郎較有感覺
(黑澤明早期黑白片時代的電影,故事通俗有趣又具啟發性)
而看到瑞典的柏格曼,法國的高達...卻是看到一半就睡著了
藝術這種東西,除了品味以外,也講究合不合胃口吧

李安不用說了,他應該是全台灣人的偶像
他的大部份電影我都看過
他能夠達到今天的地位除了天賦的才能和機運外
做事腳踏實地,講求方法和步驟,一步步累積成果也是重要原因
不過雖然同樣是拍電影
他和蔡導演還是屬於不同領域很難拿來比較
從蔡導輝煌的得獎紀錄看來
看過他電影的就算真只有一小撮人
也已經是各國電影業文化界的精英了(除非說大家覺得除了美國好萊屋以外就沒什麼電影文化了)

從這一串討論看來
藝術在台灣真是不值錢的東西
有時很羨慕歐洲人
每天睜開眼睛後看到的都是幾百年流傳下來優美的建築物
而不是像台灣大部分城鎮如此的醜陋不堪
也難怪他們可以穩坐全球各種精品、奢侈品的設計龍頭
記得有人說在歐洲遇到一個計程車司機擁有全套布拉姆斯的作品
藝術對歐洲人來說應該已經內化成生活的一部分了

在今天強調功利主義一切向錢看的台灣社會
藝術文化的教育應該更為加強才是
報章雜誌一天到晚報導富人、名媛、明星、名模、名牌精品、豪門婚宴
讓大家只會崇拜有錢人,怨嘆自己賺的錢比不上別人,不夠用來敗家、把正妹
這也是蔡導覺得這種晚會醜陋的部分原因吧
事實上多看一些好書、好電影、多聽一些好音樂、多看一些好展覽(盡量不要湊熱鬧)
花不了多少錢,卻可以讓自己的心靈生活更為充實
那些無數的文學作品就曾經撫慰了我蒼白自閉的青少年時代
絕對比現在的青少年沉迷遊戲最後換來一場虛空好的多了
(想想自己看金庸時的過癮程度,很多文學作品的動人力量絕對不亞於金庸)
舊 2007-02-24, 03:29 PM #16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小弟1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