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 Member
|
台灣某些人太短視,早年台灣的許多條鐵路都拆掉了
導致現在軌道運輸困難重重
當年拆掉火車,現在又吵捷運,其實滿好笑的!!!!
當年沒拆掉的平溪/內灣/集集,現在替當地民眾賺了多少外來客的錢.....
現在林口線被桃園縣政府試營客運,又是為何.....
如果當年東勢線沒拆掉,現在東勢應該也會是個觀光熱門地
如果當年東港線沒拆掉,現在要發展大鵬灣應該更有利
如果當年神岡線沒拆掉,清泉崗機場的聯外軌道運輸有譜
其實傳統火車不是什麼落後的交通工具,它並不比捷運差,差別只在管理者的腦袋而已!
因為兩者同樣都是軌道運輸系統
但是我認為也並不是說有軌道系統就能解決所有的塞車問題
畢竟會開車的就算有普通車票價的高鐵直達目的地他還是會開車
軌道運輸系統配合公車客運必須要能廣泛到達各個地區才有意義
不然今天要遊甲乙丙三地,甲地有火車乙地有公車丙地卻沒有任何便利的大眾運輸工具
那麼還是只能自己開車過去.....
此外,火車運輸的運量也是一個問題
就拿這次的南投火車好多節來說,結果火車節數少得可憐...
當然這和集集線月台當初施作的長度就只能停靠五節列車有關
如果貿然將 DR 掛載到十節以上雖然能旅運掉這麼多的遊客
可是要叫他們跳軌道下車嗎??因為列車停靠長度已超過月台長度了...到時恐怕又會抗議
加開班次?集集線是單軌區間,再加上不是每個車站都能交會.....
結論就是除非台灣各地的大眾運輸都能像台北一樣方便
不然自用車還是會繼續存在各個省道停車場
__________________

當你看見這一段文字時,你已經被入侵了
極光駭客
你相信你的螢幕嗎?你能看到幾階黑暗堆疊?點我下載螢幕測試軟體,試試你的螢幕限界在那
跨營運系統轉乘時間查詢 Web APP 接軌時刻查詢台灣各種鐵路公司模擬轉乘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