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ATI R600 遲遲未現身.支援DX10的 8800風光上市頗有感觸...
趁這夜闌人靜、不吐不快...
顯卡的戰爭現今已經變成~"內在看架構、外在看分數"~
我認為NV的79系列和 ATI X1000系列是顯示卡世代上一個重要的分水嶺..
因為兩者的架構上差異頗大。
而NV一系列的79GS、79GT、7950GT、79GTO、79GTX 的電晶體都是 278M,
先前被大家認為難產的X1900系列電晶體數目為384M,
誰的成本較高不用說也知道.但ATI也不是傻子,用較高的成本自然有他的優勢,
但這個優勢在幾個月前大家都看不到,因為X1900系列難產..
加上79系列的3DMARk03比同級的X19GT系列來的高分.
就算在X1900系列比同級3DMark05上贏回不少分數..大家還是不看好ATI
直到最近..大熱門的 NFS:carbon上逐漸看出了ATI的優勢..
也證明了所謂的1:3黃金比例架構(Pixel Shader Unit 與 Pixel Shader Processor)
的確能夠迎合新世代的遊戲..至少 X1900 多出來的 100M 電晶體沒白白浪費..
我猜想往後的遊戲或許更能顯示出 X1900 系列架構上的優點..
不過等不到 DX10 遊戲上市,NV 已經堆出強打 8800 系列..
ATI 還來不及回擊..又推出了 8800GTS 320M版本先行搶攻中階市場..
讓大家在過年期間可用8800 GTS320 好好把以前的遊戲溫習一下..
8800 的架構說明了NV的野心,電腦雜誌洋洋灑灑的30頁道盡 8800 的實力.
話雖如此.ATI的信眾們還是對的 R600 抱著不小的希望..
連我也不例外.大家都想知道AMD/ATI的首次聯手出擊會是怎樣的精采?
也或許是怎樣的難看?
不管如何,等到 GAME、ATI、NV 三者關係明朗化再出手.是比較保險的作法..
況且 8800GTS 320M 好像還不是合理的價位...
DX9 的第一場戰爭..由 9700pro 贏的漂亮
DX9 的最後一場戰爭..由X1950XTX 拿下單卡王座...
但DX9也算是ATI的最後一場戰役..畢竟現在應該叫AMD了...
DX10的局面真叫人期待啊.....
期待DX10的新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