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starless
http://forum.pcdvd.com.tw/showpost.php?p=1079748565&postcount=45
所以請教小水大大,
也許,因為1-16x的range拉大,所以最佳化的範圍也跟著往高速跑,可以用來解釋高速片以低倍燒反而表現不佳的原因之一?
目前已知的其他可能原因還有media的染料厚度塗佈隨高速而變化、韌體的writing strategy...等等。
|
換個方式說
因為改變原物料,為了要降低成本.
所以廠商會以支援較高倍速的燒錄速度為主,因為很少有客戶會買16x的碟片只是用4x或2x來燒錄吧,所以在使用較便宜的原物料時廠商會自然的以使用高倍速會得到較佳的燒錄品質為前提的目標下,稍微犧牲低倍速的燒錄品質.
至於製程跟塗佈或者韌體的改善,那就是另外一個方向了.
這邊只單就碟片的高低燒錄倍速的因素來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