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水-aqua…………………………………………………………………………………………………………………………………
除非他做的實驗其碟片外圈的翹曲都沒有問題.
否則你也無法證明尾段數值變差的原因跟高低倍速燒錄有相關性.
而且外圈燒錄變差也有可能是在基板轉錄時,外圈的溝軌形狀不佳.
通常基板成型的溝軌都是內圈佳外圈差(跟射出成型有關)
………………………………………………………………………………………………………………………………………………………………
好吧,小弟直接把內容簡述一遍,這樣可能會比較容易討論。
ailove30 大大起碼測了三種片子:Ricoh 16X DVD+R、Maxell 16X DVD+R、Image 16X DVD+R,然後分別使用了
16倍 與
8倍 燒錄 (其中 Maxell 16X DVD+R 還有使用更低的
4倍速 燒錄)。
結果先不管到底是不是外圈翹曲導致,以「同樣」基準的「8倍速讀取」做比較,高速燒錄的結果就是較差!而且三種片都一致 (好吧,也許是小弟亂挑測試連結,正好通通挑中一致結果的樣本

)
不是只有一種片子,而是三種片子都有類似結果,這就不是偶發事件了。
假設主因是外圈翹曲,或許代表高速燒錄會因為外圈翹曲導致燒錄品質下降,不然便不致三者都類似。
雖然說品質很棒的片子翹曲問題可降到最低,因此可以高速燒錄且結果很讚

,但會買品質很棒的片子的人,卻又通常不會用極速去燒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