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DarkStar
Major Member
 
DarkStar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Dec 2004
文章: 206
引用:
作者adelies
那要如何解釋前面 ailove30 的測試結果呢? (自己測也可)
以同樣讀取速度 (如上述連結中的 8X),尾段高速寫的資料就是容易出問題 (這也是常理)。

從工程的角度,極速燒錄,一樣是較為困難。而使用低速讀取做測試,本來就很難分出優劣。


嚴格上來說,CDSpeed 的品質測試功能只能說是一個參考值,不能當作絕對比較的標準,也不能直接當作保存性的指標。
這個功能被渲染的太嚴重了,尤其是PIE/PIF那一段被使用者過度放大的功能,已經造成嚴重的觀念扭曲了。很多使用者把這玩意當作「燒錄品質」在看待,殊不知圖形的意義與解讀它的方式以及好壞的標準。變成只看越低越好,大家發瘋式地拼命想把PI/PIF往0的方向降低。這就是不知PI/PIF其所以然,所以就不知其然地玩所造成的怪異現象...
回歸到原點,燒好的片子在多年後還能完整讀出資料,這樣它的任務就達成了,太注重測試品質反而捨本逐末�***子的保存環境跟不要買到品質過差的地雷片才是重點。
舊 2007-02-01, 02:05 AM #30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DarkStar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