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紐約州羅徹斯特大學光學所的研究人員們已經找到了一種新的方法,可以在一個光子中存儲一張圖片包含的大量數據,並隨後完整還原出來。雖然只是簡單的「UR」兩個字母,但卻充分證明了光的存儲特效。
研究小組的領隊John Howell解釋說,他們成功的關鍵是利用了物理上的「波粒二象性」概念,就是任何物質都能在一定的環境下表現出波和粒子這兩種性質。
「光子存圖」的整個過程大致可以這麼看:首先通過分光器(Beamsplitter)發射一個光子,並通過一張極小極小的「蠟紙」(Mask),使之在很高的信噪比下帶上圖片的影子,然後通過透鏡(Lens)在銫氣體室(Cesium Vapor Cell)中減速,壓縮到原有長度的1%;讀取圖像的時候基本相反,只是沒有了「蠟紙」,分光器當然也變成了「攝像機」(Camera)。
雖然還只是初步理論研究階段,但研究人員希望能最終「永久」地穩住一個光子,從而造出「可以只需幾個光子就能存儲海量數據」的新設備,讓1TB硬盤也汗顏。
是不是想起了傳說中的光子計算機?不過這裡說的可不是「光子處理器」。也許在不知道多少年後,我們用的就是名副其實的「光碟」了。
這好像有用到量子學 ...... 不知道量子電腦什麼時後會出
FUZZY+量子學做的電腦應該很猛 .. 10年內不知道出不出的來
這種東西算數位還是類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