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權中*
|
簡而言之 , 台灣的教育說穿了就是代工業的翻版 ---- 大量而且便宜的製造出一些統一規格 , 但是質量低級又沒啥附加價值的消費品 . 這樣的產業結構對業主 (e.g. 國家教育主管機關) 最輕鬆 , 但是對於被加工的物料 (e.g. 被迫接受這樣死板教育的學生) 最不利 .
[找不到工作] 另外一個層面的意義是個人無法判斷出自身的價值 , 或是這個社會無法利用這樣的才能 . 以我親戚的例子而言 -- 文化夜中文半工半讀畢業 , 雖然考試只能考進文化夜中文 , 但是龍畢竟是龍 -- 他在工讀時早早接觸社會 , 從半夜分發夾報房屋****的工讀生爬到銷售主任再升到業務經理 . 中間是二十年持續不斷的耕耘與付出 .
破釜沉舟 , 置之死地而後生 . 路是人走出來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