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lppi2006
Major Member
 
lppi2006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Jan 2005
您的住址: Taipei
文章: 150
氟氯化合物會破壞臭氧層,會使地球無法發揮阻隔紫外線的功能,使氣候變暖,加強溫室效應,間接促使海平面上升。1987年蒙特婁公約,即是因此而產生。

另外,大氣中某些氣體可讓短波輻射以可見光形式照射地表,並且吸收自地表反射的長波輻射,如紅外線,這些可以保留能量的氣體,即所謂溫室效應氣體,像二氧化碳(CO2)即是一種。而在日本舉辦的京都議定書也是因為溫室氣體而發起的。
兩種都是的直接/間接造成氣候變化的原因。

另外,
2001年,南極洲上空的臭氧層的破洞,比上一年略為縮小。據新西蘭科學家觀測,南極洲上臭氧層破洞的面積,在2001年時是2,6000平方哩,較2000年的3,000平方面減少1成多,惟美中不足的是破洞持續時間較長,故到地球的紫外線其實是比上一年還多。
2005.9發表於美國《地球物理研究雜誌》月刊的報告指出,據地球衛星和地面監測儀器收集的數據,科學家發現世界部分地區的臭氧層已經開始變厚,但仍然遠低於正常程度。

2006年最新的研究顯示,在南極的一些地區,冰層確實有增厚,但是南極大陸其他地區的冰層都很明顯地在融化,南極的冰層整體而言都在縮減。

請參考。

引用:
作者jjhuang.tw
我心中有一個疑問:

十年前科學家說
氟氯化合物,破壞臭氧層,讓臭氧層破一個大洞,所以氣溫上升,冰山融化....

這兩年說:
空氣污染,二氧化碳增加,臭氧層變厚,產生溫室效應,所以氣溫上升,冰山融化....

我知道這幾年氣候是不正常了,但是臭氧層變厚,還是會變稀薄導致氣溫上升,
幾年間說法剛好相反,讓這項嚴謹的科學變的沒啥可信度,
__________________
《咸陽城東樓》

一上高樓萬里愁,蒹葭楊柳似汀洲。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舊 2006-12-15, 07:23 AM #34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lppi2006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