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謝 eugeney 大的指教~
五、測試結果 2
這片是同樣的片子,但以
"有問題" 的 1640 燒錄 (該台燒錄有問題的 1640 後來是拿去退換了)。
•比較的時候要注意圖的縱軸可能不一 (點小圖看大圖)•
1.燒錄完後
1620 8 倍讀取
1640 8 倍讀取 (是以正常的那台 1640 讀取)
2.經過24 小時 70 度
1620 8 倍讀取
1640 8 倍讀取 (是以正常的那台 1640 讀取)
六、結論
1.不同機器進行的讀取測試,雖然結果一定有差異,但若片子耐熱性不足,還是會有相符的結論。
2.由兩個樣本來比較,可再一次發現燒錄品質對保存性也是有所影響。
3.台灣地處亞熱帶,夏天溫度不但高,有時氣候又很潮濕,這兩個環境因子都是片子的殺手,這是為何會進行加熱實驗(可惜受限機器只能恆溫不能恆溼)的動機。太誘的染料應該加強對溫度的耐受度,這樣可讓住在氣溫較高地區的消費者獲得更大保障。
****** 分格線 ******
這系列到此告一段落,從第一次進行這樣的測試至今,小弟還是抱持一樣的觀點,就是希望廠商能提供 "加速測試" 的結果讓消費者檢視(加速測試會以高溫+高濕進行),不然片子放一陣子後壞掉,絕對 200% 會讓消費者喪失信心。
另,應該有網友工作場合有 恆溫 或 恆溫+恆濕 的 chamber,不妨有機會丟些燒錄的樣本片進去一段時間看看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