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jor Member
|
孫曉的話-打響這百家爭鳴的第一槍
一、電視劇需要全體讀者的支持
咱們不妄自菲薄,也不自抬身價,以現有讀者群來說,【英雄志】的總閱讀人口不容小覷,但對於一部電視劇所需要的基礎觀眾而言,【英雄志】再再顯得單薄。在傳媒上、在主流評論上、在報導上,【英雄志】都可以說是空白一片。作者從不諱言,電視劇的機會對我是來得早了些,也來得意外了些,然而【英雄志】要能接觸主流大眾,這是唯一的機會,恐怕也是最大和最後的機會,這些是真心話,咱們若相識夠久,您當知出版大環境如何、現時武俠創作環境又如何,我在此先表明立場,我渴望各位讀友能寵愛我們,便如過往鼓舞孫曉一般,以熱情激勵電視劇的創作劇組堅定地走下去。讓我們不再害怕、而能對未來充滿希望!
二、英雄志的定位與拍攝意義------千秋萬載後的第一槍
自網路時代來臨後,過去紙面獨霸、編輯品味決定一切的時代已然宣告結束。武俠小說欠缺發表管道的窘境得到舒緩,讀者的熱情與追捧,隨時會反應在任何一位認真的寫手身上。只要你願意寫,認真寫,長時間寫,終將得到回報。我不確定【英雄志】算不算網路武俠,因為我仍是以紙面起家,我的收益沒有一分錢來自於網路閱讀,因而將我歸類於網路作家不盡公允,但不容否認的,【英雄志】確實是以網路流傳而起家,所以將英雄志定義為【網路小說】,這也是合理的。
先在網路發表,其後轉為紙面,這是目前的態勢,我不確定究竟有多少網路小說改拍為影視作品,但江湖高人多如過江之鯽,臥虎藏龍,絕不該被某種思想或某個人長期壟斷,一部作品一拍而再拍、三拍而五拍、五拍而百拍千拍,【千秋萬載、一統江湖】,這會把武俠領域裡僅剩的資源搾乾,最終帶來觀眾的疲憊,以及武俠的死亡。我們盼望拋磚引玉,引導更多的關注來到這一代的新武俠創作田地,使天下重歸萬紫千紅,再起百家爭鳴、勃勃生機。
三、英雄志改編的困難與胡建新的努力
英雄志最大的特色在於【結構】,它的舞台與精神都是以結構支撐而起的。然而結構到底是什麼呢?我們用盧雲的故事來理解。
在【亂世文章】中,讀者隨著盧雲從店小二被迫入獄為囚,再隨盧雲從山東一路逃亡至揚州,再目睹他由揚州書僮成為一個麵販,在這段顛沛流離的人生中,讀者會見到他的愛戀、他的悲喜、他的成長,當盧雲跪泣於揚州雨夜之中,被迫與戀人分離之時,若在一般故事之中,這或將是一個結束,然而在【英雄志】中,這卻僅是一個巨大故事的開場。而盧雲的前程,與他日後的一切人生,包含他與顧倩兮的愛情,也都受同一個命運主題的支配,這就是【英雄志】。
由於這個特殊而複雜的結構,因而讀者在閱讀秦仲海時,也會在不知不覺中認識到天下的改變,這種改變會衝擊主題,並從而引動其他主角的命運,使盧雲、楊肅觀、伍定遠的人生同時受到衝擊,這是因為所有人物都活在同一個屋簷下,任何人、任何事,人只要吃飯、狗只要拉屎,誰能離開那至高無上的權力支配:【天下國家】?縱使清高如方子敬,也不得不以退隱來作出回應。這就是【主題】兩個字的意思。
我們將這個主題結構轉換至電視劇,可以確定這將是一部內容厚實的劇集,沒有拖戲的必要,也沒有拖戲的空間,在短短的四、五集劇情之中,編導演必須把一冊又一冊單行本的內容不急不徐地化約進去,節奏的控制與人物的掌握,顯然都是大工程。而這種工程最大的難度,便是在於開端的前十集,這也是一切成敗的關鍵。
【英雄志】出身於小眾,所知者甚寡,愛之者幾希,當接觸主流觀眾的一刻,沒幾個人會在事前讀過這部書,更大多數的老武俠迷也將抱著【瞅你一眼】的心態而來,【瞅你一眼】之後的評語,若非是【不過爾爾】、便是【不值一笑】,根據多年經驗,想要吸引傳統武俠世界的讀者群反而是最有難度的,稍一不慎,便會惹火上身,活活燒垮自己,有害無益,對工作人員傷害尤大。因而孫曉必須說,劇組所要著力的方向,當是普遍的大眾,他們什麼都看,也什麼都不看,這些觀眾絕不會管我們是誰,他們只關注我們呈現的成果,倘若故事是有啟發性的、有思考性的,同時也兼具娛樂性與共鳴性,自然能吸引他們。也因如此,前十集的挑戰將更為巨大。
以秦霸先為主體的前幾集楔子,戲劇本身充滿爆發力,以盧雲為主體的【亂世文章】,也帶有豐富的時代感,觀眾看到一個潦倒而形似書生的男子謀求差事,卻遭人拳打腳踢,直轟出門。這種熟悉感會讓人會心一笑,也同聲一哭,當然盧雲也會成長,在一個極現實的世界裡做出超現實的成長,這是吸引觀眾的一個重點,然而,我們不能忘記一個事實,當觀眾完全融入盧雲的故事時,我們很難去預測當【亂世文章】進入尾聲,而盧雲挑著麵擔飄然北去時,觀眾會怎麼做?會不會直接關上電視?
設若【英雄志】已天下皆知,童叟鄉里陋巷鬧街無人不讀,那麼劇組也只管按部就班拍攝便是,反正觀眾自己會慕名而來,人人嗯嗯有聲,都說自己要努力看懂名著,又何必憂心什麼?然則實情不是如此,如前所言,【英雄志】只是小眾作品,罕為人知,觀眾壓根兒不知【英雄志】是何來歷,也不曉得這個故事到底要說什麼,他們毫無頭緒、一臉迷茫,一下子【咦】一聲,伍定遠不見了,一下子【欸】一記,卓凌昭竟然死了,當迷惑達到最高點,觀眾就會關上電視,之後的收視率就會掛零到底,一路長黑,這時胡建新的家門口就會出現許多手持鋼刀的黑衣人、白袍客,準備將之亂刀砍死。可想而知,他有多麼的頭疼。也是同樣的原因,使得胡建新先生必須與我細膩溝通,在雙方的同意下,用極大的氣力做出一個準備:【我們要如何勾住觀眾的心?讓他們再也跑不掉?】
成也結構、敗也結構,如同小說一般,電視劇能否在【亂世文章】轉【西涼風暴】時留下觀眾,這將是最大的關鍵。我們謹慎、恭敬,然而並不害怕,容我自負地說,英雄志第一部只要收視率不惡,那麼第二部便能順利開張,到了第二部開始,全劇已經不能阻攔了,試想第二部最後一幕是什麼?那一刻盧雲掉落到瀑布之中,目睹薩魔墜瀑身死,天地的善惡與是非,人間的道統與意義,剎那之間全部扭轉,我相信,第二部若能順利完成,第三部的登場必然夾帶著驚天動地的氣勢,天下莫可擋之。當然這時最可憐的人又是胡建新了,他八成去了半條老命,雙手因打字而半殘,而王小列看起來可能比胡建新更老,拍照片時會露齒呆笑,兩眼無光,宛如慈祥老者。演員們也不必經過化妝,自然就能呈現十年後的風霜,那時戲劇也就成功了,而小弟也要因此成為【既得利益者】啦。
許多話是說笑,也是認真,是市儈,也是清高,是忐忑不安,也是一往無前。我與劇組同處於一條船上,劇組若是失敗,我也失敗,劇組若是成功,我也成功,胡先生儘可能讓我閱讀所有的劇本,也歡迎我的意見,只是我最近心神不寧,無法幫忙,他才來到站上尋求各位的意見。諸位,行文至此,我必須再次表達我的立場,對於劇組,單說祝福這兩個字是不夠的,我必須感謝項先生下的賭注,也感謝你們將命運繫於孫曉身上,我將用我最大的努力來完成最後的結局,證明諸位的賭注絕非浪擲。
引用我回覆給某出版社主編的一段信文:一部鉅作的完成,財富、能力與雄心,三者缺一不可,關心【英雄志】的讀者,或者誇張點說,關心新一代武俠創作出路的朋友,甚或極誇張的說,關心武俠小說薪火相傳的人士,我們正在著手一部嶄新的作品,以我們的一切為賭注,希望能得到各位溫暖的祝福,請支持我們,打響這【千秋萬載】後百家爭鳴的第一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