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ower Member 
			
		
			
				
			
			
								
	 | 
	
	
		
		
		
									  
		
		早期明基是幫Motorola代工手機, 
Motorola是明基的大客戶, 
當時代工雖然可以賺錢, 
但是賺的錢遠不如Motorola所賺的錢. 
明基所賺的錢完全要看Motorola臉色所分配. 
李焜耀為了打破目前不合理現象, 
才決定以BenQ品牌進軍手機, 
當Motorola得知後馬上把訂單轉向給台灣其他代工業者.
 
NIKE在全球可以創造120億美金的營收, 
NIKE球鞋十之八九是由台灣寶成公司所製造, 
台灣寶成公司一年營收也不過120億, 
當中品牌及代工差異可見一般. 
以寶成家族企業心態, 
蔡家光是靠幫NIKE代工就能使自己家族豐衣足食, 
所以寶成安於現狀不願自創品牌,不願冒著得罪客戶NIKE, 
當台灣企業要是個個都像寶成一樣, 
對整體台灣會是好事嗎?
 
台灣代工會有什麼出路? 
以往台灣NB代工廠毛利率有15%左右, 
DELL&HP挾著大量下單游走台灣代工廠間, 
哪個廠報價便宜由哪個廠接單. 
接單後代工廠為了創造利潤只好自己想辦法costdown. 
costdown的結果賺也賺不多,還是有賠錢的可能. 
沒接到單的代工廠肯定今年業績會很難看. 
惡性競爭下NB毛利率已剩6%, 
毛利率6%還不包含其他種種費用. 
況且對岸挾著更低廉的人工, 
台灣代工廠為了costdown也被迫到對岸開工廠. 
所以很多代工廠在台關廠到大陸開廠.    
品牌真的很重要, 
當大家批評李焜耀時, 
請想想李焜耀是不是在為自己代工找出一條出路, 
要安於現狀任由品牌大廠擺佈, 
還是拼個機會及希望有朝一日能成為品牌大廠?
 
由衷希望能有更多的台灣廠商能像明基一樣走出代工的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