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Peugeot205
但即使是喇叭能再生出 20Hz 的低頻, 若空間並不夠大的話, 那極低頻(20Hz)也是生不出來.
|
房間如果不夠大的話,聽不到極低頻,這個說法,在 MyAV 上和音響論壇上曾經多次看到,以前在 MyAV 上也有爭論,但是其實這個說法是不對的。
如果因為房間的長度不夠長,不夠容納低頻的半波長,就無法聽得到低頻的話,那麼請想想耳機該怎麼辦?耳機距離耳膜的距離這麼短,難道耳機發不出 500Hz 以下的頻率嗎?耳機完全無法發出男聲的基音頻率?只能聽女聲?
那麼他們自己說的「以耳機為師」這句名言豈不是成了笑話?
提出這個說法的人,都以國中的繩波圖形為觀念,認為如果房間的長度不到半波長,就無法容納再生那樣的頻率。
但是其實聲波是疏密波,我們並不是站在某一點上去對應波的週長,而是依據空氣振動的"變化速度"來感受頻率,依據空氣被推動的"位移"來感受音量大小。
當喇叭的單體前後振動產生波動的時候,振動的速率和位移就決定了波的頻率和大小,然後這個波會四面八方地"連續"地"傳遞"出去,波進行的方向和空氣被推動的方向相同。
所以當波從喇叭發出以後,不管你站在哪一個位置,低頻波的振動頻率,和振動的位移(被推動的空氣),都必須"傳遞"的經過到達你的耳膜,因此即使你站在很靠近喇叭的地方,也能感受到低頻,即使此時波還走不到1/4, 1/8, 1/16... 波長,波形都還沒"完成"。
喇叭測試頻率響應的時候麥克風也是架在 1~2m 的位置,同樣可以測出極低頻。
會提出這種說法的人,一定從來沒有了解過低頻的聲音是什麼樣子,他們會說測試時聽到的 50Hz,其實是聽到 100Hz,但是真正測試過的人,他會比對,播放 50Hz 的時候聲音是什麼樣子,播放 100Hz 的時候聲音是什麼樣子,他一比對,就會知道兩者的聲音是不一樣的,播放 50Hz 的時候確實是 50Hz,而不是 100Hz。
他們沒有絕對音感,無法分辨自己聽到聲音是什麼頻率,也沒有方便的音頻測試工具,可以輕鬆自如的產生單一頻率的聲音來做訓練測試。
但是說到房間太小會影響低頻再生的表現,這點是肯定,因為越低的頻率受到空間的影響更大,當房間太小造成很大的反射干擾,引起聲波的抵銷或增益的現象,自然會影響低頻再生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