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把這篇文章看完了...
在下覺得有幾個地方直得討論:
1.把太多CPU擺在一起討論 如果說把PD915跟X2 3800+擺在一起討論
那還可以理解 但是把PD820/805也跟X2 3800+擺在一起討論
然後說X2 3800+ C/P值太低... 這不太對吧?
這兩個本來就是瞄準不同價位帶的東西
擺在一起有點像是說"你看 Dothan只有單核 時脈又低 還比PD800/900系列貴 真不值"
2.X2因為成本所以無法在價格上與PD800/900系列競爭? 好像不是這麼一回事吧!
以在下的經驗而言 當主機的價格進入15000塊以下時 低價的CPU不一定會吃香
大多數的人還是會希望有顆較接近主流水準的CPU來撐場
而以當今的狀況而言 用X2 3800+已經可以裝出15000的主機
PD805/820對上X2 3800+會在價格上有多吃香? 在下認為恐怕很難
3.拿P4 506.CD 346跟Sempron 3000+作測試?
謂何不拿價位一致的CD 331/336/341來測咧?
P4 506的對手應該是價位一致 同為單核的A64 3500+吧
跟Sempron比 有意義嗎? 價位帶跟目標買家不同啊!
---------------------------------------------------------
好久沒看oc的測試了
沒想到居然會出現這種不倫不類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