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latw
不然我反問您一下好了,早在pentiun pro時代就有多處理器,為什麼那時候pentiun不去弄dual core?p3為什麼不弄?p4為什麼不弄?K6,k7,k8早期也沒人在弄?
直到P4出現了一個叫HT的東西之後,K8就開...
|
請問一下,你們是在吵到底是【柴油引擎好還是汽油引擎好】嗎?不過我倒是很不能認同有人說,柴油引擎一點用都沒有,這樣真的太武斷了吧。
當然大大的論述很合理,很專業,只要透過某些調整,順著電腦的邏輯下去走,一般人是不需要使用雙核心就可以享有不會頓頓的感覺,那我要來想像一下,在可見的近幾年,個人電腦使用的單核處理器速度無法再等倍的成長,但是強調多媒體,老少咸宜,使用直覺化的軟體飛快的成長,對於硬體處理能力的需求也大幅增加,或許當我們父母看著出去玩時所拍的高畫質影片時,也要和當初一同出遊的人用網路電話聊天,然後順便當天出遊的照片燒一燒,分送給大家,這時候,電腦就怪怪的,頓頓的,對於我的父母或多數的一般人,就一個直覺,怎麼按了沒反應呢,媽的,壞了,爛東西,過個十來秒,又可以用了,只是此時又多按了好多的按鍵,下了好幾個指令,電腦就跑出好多視窗,真是不好用,真是不好用。如果是稍有瞭解的人,就會知道或許硬碟還在讀取,或許記憶體不夠大,或許我的處理器沒有用單核卻粉快的那一種,那就等他處理完,就又可以用了,甚至是像這位大大這麼專業,知道去調整優先權。但是對於不了解電腦運作原理,只是要爽爽的使用電腦的人,又要提供什麼樣的解決方案呢?我想你早已經說出答案了,就是教會那些人,要懂得使用工作管理員,要知道去哪一個頁籤,調整優先權,而且還要教會在開了哪些軟體的情況下,調整的比例要多少多少,才會有效率(我主觀認為,硬體研發人員寧願去設計萬核的處理器也不要去教那些人,還有,我也不知道要怎麼調整)。
當然,多核的處理器並非萬靈丹,瓶頸也常常在別的地方發生(就像這些強調多好用多直覺的軟體,根本不會去管所謂優先權的問題,讓我們使用起來不是那麼便利),所以,我們所需要的是一個『整套的方案』,適合一般人使用的方案,比如說:有更人性化的軟體(懂得自動調整優先權),讀取更快的硬碟,速度更高的記憶體,還有就是多核的處理器,如果真的要享受這些軟體,在財力許可下,我會去買個雙核處理器,讓他每個核心只發揮50趴的效率,同時等效的處理兩個程式,也不要買一個單核的,在那裡調來調去,都頭昏眼花了。
以上我的論述一定有漏洞(我不是專業人士),只是就我有的常識來推斷,或許單只討論處理器,雙核的技術並不是如宣傳所說的那麼了不起,但是未來電腦會在一般人的生活(食衣住行育樂)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而在不同的使用方案中,多核處理器會比單核處理器扮演更有效率的角色,還有,不要再說最大的問題是出在OS上,我的出發點是針對『一般人』的解決方案,一般人只會用『暈倒』。
還有,不是你才疏學淺沒看到,只是這個問題你把他複雜化了,以前沒有討論、使用的技術,或是沒有朝那個方向去研發,並不能代表這技術或是方向是不好的。就好像我某位朋友,以前好喜歡日本,去日本的那裡那裡玩,回來還意猶未盡,現在變了,一直嚮往歐洲的風情,才去玩法國,就說要去西班牙自助旅行,還要參加東歐團,難道我要質疑我朋友現在的眼光是錯的,跟他說如果歐洲好的話,為何你以前都沒看到他、想到他,把他納入你的出遊計畫,然後一直批評歐洲不好,這就只是他的環境變了,有了一些錢,看了一些相關的資訊,就越來越有興趣。,而你自己也說:『如果當CPU效能可以持續上升發展,請問還會有人要做dual core?』或許答案就是你所說的,就是因為效能無法持續的上升發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