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ance Member
|
當初買下來就應該知道西門子到了彩色時代後虧損的嚴重問題吧!!
德國工藝沒變,但市場卻在改變!!老西門子跟不上時代的演變,再怎麼強調德國工藝也沒用
看看 SonyEricsson , Sony 是自家手機在日本以外根本賣不出去,Ericsson當年也碰上了市場變遷問題
T28到鯊魚機算是 Ericsson 巔峰時期,但接下來的市場越來越走向活潑化
使得 Ericsson 空有強大且先進的科技實力也無法比上花俏的 Nokia 與 Motorola
使得當年的三大廠 Nokia/Motorola/Ericsson 中 Ericsson 被三星和西門子擠掉了
(不可否認西門子當年從 S2588 一路到 6688i 支支都是商務高傑作,吃掉上位市場不少)
後來 Sony 與 Ericsson 為了處理兩家旗下虧損的手機部分
於是以各投資 50% 的方式合資成立一家新的手機公司 SonyEricsson
結合兩家的特長, 以 Ericsson 強大的科技能力做基楚,融合 Sony 活潑的消費性電子商品設計概念
終於在 T68i 開花結果,T610 更上一層,K700i找回以往失去的市場,K750i後終於回到三大廠地位
相比之下,西門子遇到困境的時間點上比 Ericsson 來得晚
所以面對的問題就比 Ericsson 更多了
因為 Ericsson 早一步轉型, 而且成功切入並主導市場 (代表產物自然是藍芽了,E廠險壓對寶)
尤其轉型剛好配合上 GSM 市場移動往彩色手機時代,等於是一波革命
所欠缺的正是活潑精緻的品牌行銷和外觀設計,以往 Ericsson 最弱的一環
而 SONY 正好補足 Ericsson 的缺點,這才是 SE 後期越做越成功的關鍵
西門子若當初循類似 SE 模式和 BenQ 各投資 50% 慢慢做也許還好
直接給 BenQ 併購手機部門,品牌上 BenQ 在國際也差很多,合作上也沒有互補到
結果還是沒有辦法處理西門子虧損的原因
不論是西門子或 Ericsson 都是厚殖於基礎技術並不斷研發新技術的公司
很多現在普遍到不行的手機功能都是這兩家率先做起來的
(代表: Ericsson-藍芽 , 西門子-Java)
如果沒辦法直接去改善虧損也就是手機不吸引人賣不出去的主因
一直強調德國工藝強調手機技術也是沒有用的
因為真的強調這些,西門子這個品牌在這方面給人的映像還遠超過 BenQ 吧
不過當初 SonyEricsson 合資成立的頭一年也是沒有好到那裡去
Ericsson 和 Sony 加起來的市場竟然還比過去 Ericsson 的市場小
也是努力一斷時間補強品牌形象並大幅改變手機設計概念後才吸引市場目光
但是很大一方面, SonyEricsson 在逐漸華麗的同時並沒有忘記過去手機強大功能先進科技的本質
(對高階手機來說啦,低階入門型號的就不要拿來比了)
如果 BenQ 也能找到吸引市場卻又不失德國工藝的解決方案,那大有可為
說是這麼說,但做起來可不容易
當初 SE 從 T68i 進入 T610 時手機界面是自 T18 進入 T28 以來最大幅度的更動
整個按鍵配置都改掉了,讓自 T28 以來的使用者操作上重新適應了一段時間
(據說那是為了配合 J2ME 的規範不得不做的)
__________________

當你看見這一段文字時,你已經被入侵了
極光駭客
你相信你的螢幕嗎?你能看到幾階黑暗堆疊?點我下載螢幕測試軟體,試試你的螢幕限界在那
跨營運系統轉乘時間查詢 Web APP 接軌時刻查詢台灣各種鐵路公司模擬轉乘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