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wtaing
Senior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00
您的住址: 臺中市(水湳)
文章: 1,097
廣島昭和20年核彈歲月

廣島 昭和20年 核彈歲月
日本敗戰六十週年紀念電視劇



最近看到版上有人在討論真人版的《螢火蟲之墓》,不禁想到另一部紀念二戰的日本電視劇《廣島 昭和20年 核彈歲月》(2005),個人看完後覺得本片是比較有觸及到戰爭對日本人的影響與反省的影片。由於本片尚未在臺灣電視頻道上播放,個人是以坊間販賣的DVD為主要討論對象(以下內容純以記憶為主如有出入勿怪)。

引言
西元1945年8月6日凌晨,從位於太皮平洋上的天寧島起飛了一架B29型重轟炸機,奉命前往日本進行一次極機密的轟炸任務。不同於往常一般轟炸,它是單獨前往,隨行的只有另外兩架僚機,分別負責計錄大氣數據資料與攝影。炸彈艙內只搭載了一枚代號小男孩的原子彈,製造它的科學家們說此彈威力驚人,可以比擬數千架次B29轟炸機的轟炸。雖然搭載的是如此威力驚人的武器,機長還是很冷靜地操作飛機,心情絲毫未受影響。當飛臨目標區廣島上空時,投彈手從高空中透過投彈器清楚地看到了做為投彈參考點的一座橋,當瞄準確認後,「投彈」的口令下達,人類史上第一枚原子彈實彈投出,五十秒後,命中目標,爆炸的火光出現,烈燄衝天,震波與風爆,最後轉化成香菇一般的蕈狀雲高聳雲宵,百分之六十的廣島市在一瞬間被摧毀,爆炸中心半徑五百公尺內的人民,幾乎立即死亡。直到此時,一直保持冷靜的機長目睹如此駭人的場面,也不禁脫口而出:「我們幹了什麼阿?」

歷史背景
原子彈的發明
原子彈是指以鈾-235或鈽-239為核分裂彈材的炸彈,是第一代的核子武器。早在二十世紀初期,科學家就已預測到:若將最重的原子核經核反應分裂成兩片較輕的原子核,會釋放出大量的核能。到了1939年1月,德籍科學家哈恩(Otto Hahn, 1879-1968)公布:以中子轟擊鈾靶使其分裂時,不但釋出巨大能量,也同時釋出更多中子。半年後,1939年8月2日,愛因斯坦致函美國總統老羅斯福:「利用鈾元素製造出一枚威力強大無比的炸彈,在科學上是千真萬確絕對可行的…。」提醒他希特勒可能利用此發現製造核彈。但直到1942年夏,德軍在歐洲戰場勢如破竹,情報也顯示德國在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 1901-1976)的主持下,正進行製造原子彈的研究。至此,羅斯福總統終於下令開始研製原子彈的極機密計畫──曼哈頓計畫(Manhattan District)。這個計畫於1945年7月16日研製完成史上第一顆原子彈,並於美國新墨西哥州的試爆場成功試爆。同年8月6日,以60公斤鈾-235為彈材的第一顆戰爭用原子彈Little boy,投在日本廣島,當量一萬五千噸;三天後,8月9日,使用8公斤鈽-239,當量二萬二千噸的原子彈Fat man落在日本長崎。人類的歷史,從此步上核子時代。
原子彈的使用計劃
代號為“曼哈頓計劃”的原子彈是在美國新墨西哥州的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研製成功的,但為了使原子彈能投入實戰,美國空軍還有一個機密的“第509混合部隊”和“銀盤”計劃,是“曼哈頓計劃”下的一個子計劃,其任務是改裝和試飛投擲原子彈的B29“超級堡壘”轟炸機,並訓練機組人員。
  該計劃的執行地點在猶他州和內華達州交界的溫多弗空軍基地,那是個非常偏僻荒涼的地方。美軍1943年選定該基地,並迅速建立起機庫、營房、醫院和其他必要設施。此時,原子彈還沒有製造出來,可以說,研製和訓練幾乎是同時進行的。訓練小組組長就是狄貝茲,只有他知道訓練任務是為了投擲原子彈。在那兒從來不提“原子”這個詞,甚至連在基地做什么事都不准對外講。為了做到絕對保密,聯邦調查局派了400名便衣特工負責監控所有郵件和電話。
  訓練使用的是和“小男孩”同樣形狀、重量和大小的模擬炸彈“南瓜”,每天練習裝載、投擲,精確度要達到10米之內。1944年9月,“銀盤”訓練計劃開始執行。1945年春,訓練完成,同年6月,509部隊駐紮在太平洋馬里亞納斯群島的空軍基地。1945年8月5日,杜魯門總統下達使用原子彈的命令,6日淩晨2時45分,狄貝茲駕駛B29飛機起飛,執行這一改變歷史的任務。
  原子彈轟炸廣島
1945年8月6日早晨,日本廣島天空晴朗,氣候悶熱。7時9分,忽然響起了一陣警報。但人們對此已經習以為常了,美國飛機幾乎每天都要向日本扔下成噸成噸的炸彈,不過廣島一直未遭到過嚴重破壞。8時正,3架B—29美機又從高空進入廣島上空。這時很多市民並未進入防空洞,而是在仰望天空。這三架飛機中有一架已經裝上了一顆5噸重的原子彈,此時正奉命來轟炸廣島。
  9點14分17秒,那架裝著原子彈的飛機把視準儀對準了廣島的一座橋的正中,自動裝置被打開了。60秒後,原子彈從打開的艙門落入空中。這時飛機做了一個155度的轉彎,俯衝下來,一瞬間,飛機高度下降了300多米,這樣做是為了儘量遠離爆炸地點。45秒後,原子彈在離地600米空中爆炸,立即發出令人眼花目眩的強烈的白色閃光,廣島市中心上空隨即發生震耳欲聾的大爆炸。頃刻之間,城市突然捲起巨大的蘑菇狀煙雲,接著便豎起幾百根火柱,廣島市馬上成為焦熱的火海。
  原子彈爆炸的強烈光波,使成千上萬人雙目失明;幾億度的高溫,把一切都化為灰燼;處在爆炸中心點影響下的人和物,像原子分離那樣分崩離析。離中心遠點的地方,可看到在一刹那間被燒毀的男人和女人及兒童的殘骸。更遠一些的地方,有些雖僥倖還活著,但不是被嚴重燒傷,就是雙目被燒成二個窟窿。放射雨使很多人在以後的幾十年裡緩慢地走向死亡。由此造成的對人和環境的污染,在半個多世紀來,仍是綿延不斷。

未完...待續
     
      
__________________
歷史的風 當它吹起時 即能壓倒人類的意志
     但是預知風暴的來臨 設法加以駕馭
       並且終於使其為人服務 那卻又是在人力範圍之內......General Andre Beaufre(1902-1975)
舊 2006-06-05, 04:02 PM #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wtaing離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