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DVDBOY
松島的所做所為實在正是人性的真實呈現.
如同希臘故事"卡爾尼底斯之板",船隻遇到海難,溺水的男人抓住海上一片的浮板,但是這時又跑來一個人抓住浮板,浮板無法承受如此重量,這樣下去兩人將無一倖免.於是為了活命而將另一人推入水中....這種為了保命而犧牲他人的行為事實上是被允許的.
螢火蟲之墓中的兩兄妹,賭上一口氣而離家出走,松島為了一家五口的溫飽,放棄了兩兄妹...這其實沒有所謂的對錯,即使松島將兩兄妹趕出家門(事實上是兩兄妹自行出走),也並不是無法理解的.話說回來,若是兩兄妹懂得認命,吃得下寄人籬下的苦,也不致淪落於最後悲慘的下場.
真實貼切的反映出戰火下的人性百態,而不是一昧呈現做作的偽善,本片的可取之處即在於此.
|
伯母的所作所為是真實人性的呈現?
的確沒錯,這是部分人會有的行為,卻不要把所有人都拖下水
弄得好像不遵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定律的人都是偽善一樣
真人版的伯母一角,要嘛就當個真壞人(如動畫版),不要搞出個"小孩都死了再來假惺惺"的後續劇情,這才是最偽善吧!(且又加個小叔善衛認錯,再強調合理一番嗎?)
另外,就算兄妹認命,哥哥去找工作,也絕對會被掃地出門
首先有小叔善衛的例子可鑑
後來妹妹逐漸衰弱時,哥哥也想去低頭請求伯母
但伯母也明白說了:<就算有一粒米也不會給你們吃>
假使當初兄妹未離家,盡力討好,遇到這種伯母,結局會不同嗎?
呈現戰爭底下人性之惡無可厚非,但去美化認同才可怕!
-----
遇到同樣狀況的人何其多,可不是所有人都出現伯母症候群
舉另一部真人改編戲劇<阿信>來說,她的狀況相似
戰後艱困.丈夫死去.有小孩要養(包括2個沒血緣的),她還多一個喪子之痛(大兒子戰死)
但我所看到的,不是把2個沒血緣的小孩趕走,減少吃飯人口
而是她面對橫逆,找尋各種出路,包括到黑市做買賣
她要是不養沒血緣的,有罪嗎?當然沒有,但她沒有這麼做
這就是人性光輝之處,是不遵從<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真善"
你會覺得她偽善嗎?不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