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elvis6278
...
雖然不像可敬的J大韌體 (我一直對J大有很多敬意 他為了站友花了許多時間金錢)
常會有高分代表作
不過 官方配上WOPC往往都能維持一定水準
也不會說一些片燒完
反而讀不到....
或出現POF(J'S FIRMWARE在BSOB-40. BSPB402我用某些片都出過包 出現巨幅PIF&POF)
我的觀感是
別掉入韌體及分數迷思
而花太多時間金錢在不同韌體間作測試
燒完讀的到
這才重要.....
....
|
這好像是根據本站風格,"迷思"正確使用的示範
well,以下沒圖沒真相,有興趣的網友自己複製實驗看看,畢竟各人狀況不同
某日,覺得bsob40老燒不滿意,於是bspb402很高興的刷下去
然後,三菱 +R 8x mcc003 用nero cdspeed 8x測到1G範圍.. pie 100k,pif 1.xk 還一片通紅(我丟!)
於是刷回官版bspb
熊熊想到,又把solidburn對認得的片子關閉,並清除所有記錄(內有mcc003 及 cmc mag e01) <- 這行要看
oops,8x測完4G, pie 100k 平穩出現, pif ~350 (好久不見這樣的數字)
不死心又刷bspb402(qsuit不動)
oops,8x測完4G, pie 20k 平穩出現, pif <300 (好久不見...)
well,沒圖沒真相,反正是同一台機器,軟體,工作狀況相同,還完全一樣的燒錄資料�***子是同一筒連續取用,沒刮痕沒灰塵 (啊,一直重燒個啥子?陷入分數迷思了

)
回應 elvis6278 的說法,官方配wopc也不錯了,大家參考參考
回應 J大 的號召:報告,誠好物哉!
小結:
同code就用同版面的片子,同版面的片子就用同code;固定用同一種片子,燒錄品質也穩定(是穩定的好還是穩定的壞? ^_^)
認得的片子就別再學習了;solidburn是有用,不過既然在意燒錄品質,又有對常見片調教過的韌體,就甭用太雜的片子了吧
比起猛刷韌體測片子,燒錄環境和參數搞好比較要緊
wopc將8x片子綁在12x,就不必一定要選16x燒,選回8x(或測個兩三片找出最佳速度),
差兩分鐘發個呆回個文也就沒了,但比較不會出現飛盤
(沒清掉solidburn learning前,bsob40用12x作了一堆verbatim 8x+R cmc mag e01的飛盤;清掉後...還沒東西可燒

)
嘎?大家都已經知道了嗎?是我沒爬文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