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單個文章
xyz168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Oct 2004
文章: 481
實而不華香港能 台灣不能?

轉自udn.com

電影透視鏡》實而不華香港能 台灣不能?

麥若愚

香港是時尚之都,香港電影圈號稱東方好萊塢,香港女明星平常出席Ball場派對都爭奇鬥艷,但每年香港電影金像獎的星光大道,話題性都不及台灣金馬獎,為什麼?

這是台灣金馬獎與香港香像獎,本質上的最大差異,台灣近年沒有電影,缺乏電影明星,金馬獎的門面,必須靠香港電影撐場,整個金馬獎的定位與風格是「華而不實」,沒有自己的電影沒關係,把星光大道與頒獎典禮做得譁眾取寵,金馬獎就成功了。

香港97回歸大陸後,電影業一度水土不服,中港文化差異經過磨合,開始重現新契機(「如果愛」是最佳範例,金像獎表演節目由袁泉等大陸影星的華麗歌舞「電影之歌」慶祝中國電影百年),不論年產量是否減少,香港電影的質素,每年還是能交出傲人成績單。

香港金像獎走「實而不華」路線,電視不轉播星光大道,只剪出精華片段,頒獎典禮完全表彰港片(含中港合拍片)與香港影人,所有獎項都只限港片與港人角逐 (非港人演港片例外,周杰倫就以演出港片的身份角逐新人),其他非港人與非港片(包括純大陸電影如「可可西里」),只能角逐「最佳亞洲電影」一項。

香港電影雖然以商業機制做前題,但題材都能「言之有物」,「三岔口」的男性深度情傷、「千杯不醉」看啤酒妹文化、「早熟」的高度親子教育、「天生一對」檢視女性乳癌、「最愛女人購物狂」探討瘋狂追求名牌的不正常心理-…。

可惜這些優質港片,在台灣的下場只有一個字「慘」,不是進不了戲院,就是小貓兩三隻沒人看,除了「無間道」、「頭文字D 」這類重金包裝的卡斯大片,台灣觀眾對港片的欣賞品味,和金馬獎典禮的風格一樣「華而不實」。

【2006/04/09 民生報】
     
      
__________________
舊 2006-04-09, 01:25 PM #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xyz168離線中